图书介绍
印刷色彩与色度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刷色彩与色度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177121.jpg)
- 胡成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00102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印刷色彩与色度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颜色感觉的形成2
第一节 光源4
一、光的本质与组成4
二、相对先进能量分布6
四、色度坐标x、y、z与r、g、b的变换式8
三、白光的定义8
四、光源的色温9
五、光源的显色性10
六、色光加色法11
第三节 彩色物体13
一、透射13
二、吸收14
三、反射17
四、色料减色法19
五、油墨印刷呈色及光谱反射曲线21
第四节 眼睛23
一、眼睛的光学系统24
二、视角、视力、视场及网屏线数的计算25
三、明视觉与暗视觉29
四、光谱光视效率31
五、颜色视觉理论概述34
第五节 大脑37
第六节 颜色视觉的复杂性及某些生理学和心理学原则38
一、适应性40
二、对比性41
三、恒常性43
四、颜色错觉44
第二章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50
第一节 颜色的心理属性与术语51
一、色相51
二、明度52
三、饱和度53
四、彩度56
第二节 颜色感觉空间的几何模型57
一、孟塞尔色相59
第三节 孟塞尔系统59
二、孟塞尔明度61
三、孟塞尔彩度62
第四节 自然颜色系统65
第三章 颜色的混色系统——CIE色度学系统表色法71
第一节 颜色混合基本定律71
一、色光混合实验与系统色域71
二、格拉斯曼定律73
三、补色律与中间色律74
四、光谱色相环75
一、颜色空间与颜色矢量定义76
第二节 三维颜色空间与颜色矢量76
二、矢量相加与颜色混合78
三、色度坐标与色度图79
四、负刺激值概念81
第三节 三维颜色空间(三)原色坐标系统的变换83
第四节 CIE1931RGB真实三原色表色系统89
一、等能光谱三刺激值r、g、E及真实三原色单位量大小的规定89
二、光谱色色度坐标与r、g色度图91
第五节 1931CIE—XYZ国际坐标制92
一、X、Y、Z在r、g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92
二、XYZ色度三角形的几何特征96
三、XYZ坐标系统单位量大小的计算97
五、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的计算104
第六节 CIE 1964 10°视场表色系统106
第七节 物体(印品)色三刺激值X、Y、Z的计算(GB3977—83)108
一、物体色三刺激值的计算108
二、颜色的表示方法(GB3977—83)与(GB3979——83)115
一、 Yxy表色方法120
第八节 CIE1931色度图与Yxy数字表色方法120
二、油墨色标的光谱反射曲线122
第九节 物体色三刺激值计算的 BASIC语言程序设计125
第四章 混色系统表色法(Yxy)与显色系统表色法(HVC)的转换129
第一节 颜色的客观三属性——主波长、纯度和亮度因数129
一、主波长130
二、纯度146
三、亮度因数及网点印刷的λ■、P■、Y求法示例147
第二节 HVC与YXy两种表色方法的数值转换149
一、亮度因数Y与孟塞尔明度值V(亦可用V■)表示的转换原理150
二、色度坐标x、y与色相H、彩度C的转换153
三、品红油墨网点印刷色样的实例计算157
四、Yxy与HVC两种表色方法的概念讨论159
第五章 国际匀色坐标制与色差计算163
第一节 颜色宽容量与Yxy颜色空间的不均匀性164
一、颜色宽容量164
二、Yxy颜色空间的不均匀性164
第二节 CIE1960UCS均匀颜色空间——第五代电子分色机的理论基础167
一、 OIE1960UCS图167
二、CIE1900UCS匀色空间的特点170
三、计算举例与油墨色标的u、v色度图172
一、三维均匀颜色空间的建立173
第三节 近代三维国际匀色坐标制173
二、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GB7921—87)174
三、CIE1976L*u*v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GB792I—87)178
第四节 CIE1976L*a*b与L*u*v匀色空间比较182
一、色差单位的提出与意义182
二、CIE1976L*a*b与L*u*v匀色空间的选择及使用183
第五节 色差管理图与印刷油墨的色差184
一、色差管理图的表示方法184
二、平印油墨的色差值分析185
二、色差与色彩波动性187
一、色差的可知觉性与可接受性187
第六节 彩色印刷品的色差制定方法187
三、确定印刷品色差的方法188
四、颜色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与 3δ值控制线188
第七节 XYZ国际坐标制与L*a*b沪国际匀色坐标制190
第八节 均匀颜色空间与色差计算的BASIC语言程序设计192
第六章 光源色的色度特征及其对物体色貌的影响198
第一节 光源色X、Y、Z三刺激值与色度坐标198
第二节 光源色的色温与色度坐标x、y之间的关系202
第三节 光源显色性的定量评价方法(GB5702——85)206
一、彩色印刷中的同色异谱现象214
第四节 同色异谱色及定量评价方法214
二、同色异谱程度的定量评价216
第七章 减色法原理与彩色密度测量法223
第一节 减色法原理与密度定义224
一、密度的定义与数学表达式224
二、多层叠合成色与密度计算226
第二节 减色法三原色及彩色密度测量原理229
一、减色法三原色的选择229
二、ISO标准视觉密度230
二、印刷油墨彩色密度的测量231
第三节 ISO密度标准与我国国家密度标准GB11501—89的光谱乘积234
一、任意三滤色片密度235
三、ISO标准A状态度密238
四、ISO标难M状态密度240
五、ISO标准T状态密度242
六、窄波带密度246
第四节 孟塞尔明度值与视觉密度的关系247
第五节 印刷油墨密度与厚度的关系251
一、影响油墨密度的因素251
二、油墨厚度的计算253
一、为什么要对油墨颜色质量进行评价255
二、影响油墨颜色质量的最主要因素255
第六节 印刷油墨颜色质量的GATF密度评价方法255
三、评价油墨颜色质量的参数257
四、 GATF色轮图259
第七节 网点密度与网点面积率262
第八节 灰平衡方程式与等效中性密度265
一、单色油墨的三色成分比例特性265
二、灰平衡方程式267
三、等效中性密度END269
四、END密度与三原色网点面积率271
第九节 彩色印刷密度平衡方程式与专色网点面积率的计算275
第十节 密度比例性与相加性问题讨论278
第十一节 用密度平衡方程计算专色网点面积率的BASIC语言程序设计280
第八章 “分色”原理与“印刷网点”呈色287
第一节 分色的减色法原理概述287
一、照相分色原理288
二、电子分色机扫描分色原理292
第二节 分色原理的光谱分析法293
第三节 聂格伯尔方程式——彩色网点印刷呈色原理298
第四节 修正聂格伯尔方程式305
第五节 聂格伯尔方程求解方法307
一、求解聂格伯尔方程程序设计方法308
二、求解聂格伯尔方程程序设计步骤310
三、求解聂格伯尔方程的BASIC语言程序清单与计算实例316
第六节 纸张印刷光泽度对印刷颜色的影响324
一、印刷表面光泽度对印品色度影响的机理324
二、影响纸张印刷光泽度的因素328
第九章 灰色成分替代与非彩色结构工艺334
第一节 颜色的三维空间属性确立无疑335
第二节 彩色中的非彩色成分336
第三节 灰色成分替代原理337
第四节 非彩色成分的计算339
一、色度平衡法——用聂格伯尔方程计算黑墨量339
二、密度平衡法——用密度平衡方程计算黑墨量342
三、等效中性密度法——用END值计算黑墨量343
四、三种计算方法的分析比较344
第五节 非彩色结构工艺345
一、非彩色结构工艺的特点346
二、色彩变化率与选择性变化347
第十章 印刷色彩实验352
实验Ⅰ彩色油墨颜色质量测量实验352
实验Ⅱ 彩色印刷基本参数测量实验357
实验Ⅲ 彩色印刷品色差分析实验360
主要参考文献372
附录:印刷色彩常用词汇英汉对照表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