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明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明理学
  • 陈来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215131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明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宋明理学的正名1

宋明理学的内容8

宋明理学的定位16

第一章 宋明理学的先驱20

第一节 中唐的儒学复兴运动21

(一)韩愈21

(二)李翱28

第二节 北宋前期的社会思潮33

(一)困穷苦学34

(二)崇道抑文35

(三)尊经37

(四)排佛38

第二章 北宋理学的建立与发展41

第一节 周敦颐41

(一)孔颜乐处42

(二)太极动静47

(三)主静与无欲52

第二节 张载57

(一)太虚即气58

(二)两一与神化61

(三)性与心65

(四)穷理与尽心69

(五)民胞物与72

第三节 程颢75

(一)天理与道77

(二)浑然与物同体82

(三)定性说84

(四)诚敬与和乐86

(五)性与心88

第四节 程颐91

(一)理与气93

(二)动静与变化97

(三)性理与气质102

(四)持敬104

(五)涵养与致知111

第五节 邵雍117

(一)元会运世118

(二)以物观物122

(三)阴阳体性124

第六节 谢良佐128

(一)穷理130

(二)求仁132

(三)尧舜气象134

第三章 南宋理学的发展140

第一节 杨时140

(一)体验未发141

(二)反身格物143

(三)行止疾徐之间145

第二节 胡宏146

(一)心为未发148

(二)性立天下之大本150

(三)性善不与恶对153

(四)天理人欲同体异用154

(五)心主乎性,心以成性155

(六)察识涵养,居敬穷理157

第三节 朱熹160

(一)理气先后162

(二)理气动静166

(三)理一分殊167

(四)未发已发171

(五)心统性情173

(六)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175

(七)主敬涵养177

(八)格物穷理180

(九)道心人心184

(十)知先行后186

第四节 陆九渊188

(一)本心190

(二)心即是理192

(三)论格物与静坐197

(四)尊德性而后道问学199

(五)收拾精神,自作主宰202

(六)义利之辨208

第五节 杨简211

(一)神明妙用211

(二)不起意214

(三)天地万物通为一体217

第四章 明代前期理学的发展219

第一节 曹端219

(一)太极之动219

(二)静与乐221

第二节 薛瑄224

(一)理气说225

(二)格物穷理论230

(三)心性功夫233

(四)心之虚明235

第三节 胡居仁236

(一)因气以成理237

(二)明理与养气238

(三)静而操持240

(四)主敬无事243

(五)论无事与放开246

第四节 陈献章247

(一)静坐见心体248

(二)求之吾心251

(三)自然为宗252

第五章 时代中后期的理学257

第一节 王守仁257

(一)心外无理259

(二)心外无物264

(三)格物与格心267

(四)知行合一271

(五)致良知275

(六)四句教278

(七)本体与功夫281

第二节 湛若水282

(一)随处体认天理283

(二)心包万物286

(三)执事敬290

(四)初心与习心294

(五)知行交进296

第三节 罗钦顺297

(一)理气一物299

(二)理一分殊304

(三)道心人心307

(四)论格物309

第四节 王廷相312

(一)元气实体313

(二)理与气316

(三)性有善恶,出于气质320

(四)论作圣之功323

(五)知识与见闻326

第五节 李滉328

(一)理自动静、理有体用331

(二)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335

(三)物格理到339

第六节 王畿343

(一)顿悟与四无345

(二)一念之几352

(三)良知异见355

(四)格物与致知360

(五)论神、气、息363

第七节 王艮366

(一)现成自在368

(二)学乐371

(三)淮南格物--安身374

(四)万物一体379

第八节 罗汝芳382

(一)赤子之心383

(二)当下即是385

(三)顺适自然390

(四)天明与光景392

(五)格物与孝慈396

第九节 刘宗周398

(一)意念之辨400

(二)独体403

(三)诚意与慎独405

(四)四德与七情407

(五)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本性410

(六)道心即人心之本心414

(七)心性一物,即情即性415

(八)格物穷理418

结束语422

综合索引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