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经济全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识经济全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152545.jpg)
- 胡铁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ISBN:750471496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928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962页
- 主题词:知识经济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知识经济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综述篇3
第一章 知识经济导论3
一、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展望3
(一)冷战结束后国际经济关系的新特点3
1.世界经济进入全球竞争的趋势3
2.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的趋势4
3.南北经济合作加强的趋势4
4.世界经济走向区域集团化、多极化和一体化的趋势5
(二)未来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7
1.世界经济体制的演变7
2.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9
3.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趋势12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13
(一)知识经济的人类学考察13
(二)知识经济的经济学考察16
(三)知识经济的社会学考察18
三、知识经济与经济的关系19
(一)“新经济理论”势在必出19
(二)“新经济”向现行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挑战21
1.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难以解释新的经济增长事实21
2.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2
3.技术创新抹平了经济危机的周期24
4.技术革命的进程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25
5.保罗·罗默的四要素经济增长理论27
(三)90年代的数字化信息革命28
第二章 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31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31
(一)“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34
(二)国内学者关于“知识经济”的界说34
2.知识经济的产业支柱35
4.知识的使用(消费)和“知识驱动”35
1.知识经济的资源配置35
5.什么是知识36
6.劳力经济,(自然)资源和智力(知识)经济37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43
(一)经合组织(OECD)关于知识经济特征的概括43
(二)我国学术界关于知识经济特征的概括45
第三章 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54
一、新世纪科技发展大趋势54
3.知识经济的社会消费55
(一)一些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55
1.数学55
2.天体科学55
3.高能物理和物论56
4.地球和环境科学56
6.材料、能源和空间科学57
5.非线性科学和复杂系统57
7.生命科学和认知科学58
8.未来的生物技术59
9.农业和医药60
10.人口、资源和环境60
11.信息科技61
(二)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62
1.信息社会的来临62
2.信息社会中的家庭62
(三)科技发展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影响63
3.未来的掌上计算机63
4.信息社会的景况63
(四)发展科学的动力64
二、新世纪重要科技领域展望65
(一)未来科技发展的总体特征66
(二)未来重要的科技领域展望68
第四章 知识经济与高新技术71
一、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发展的特征71
1.极限化71
2.精确化72
4.设计化74
5.高速化74
6.分散化75
7.网络化76
3.智能化77
8.系统化77
9.复合化77
10.文化化78
(一)新材料技术79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三大支柱产业79
1.材料合成和加工技术80
2.新材料家族的三大分支81
3.新材料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83
4.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可解决人类面临的矿产资源危机83
(二)新能源技术84
1.太阳能开发技术日趋成熟85
2.最有争议而最有前途的核能86
3.没有污染的地热能源89
4.高效清洁的无价风能90
5.亟待开发利用的海洋能90
6.尚未引人注目的生物质能91
8.新颖高效的磁流体发电技术92
7.优质干净的氢能源92
9.海洋中能源储量丰富、矿物资源巨大93
(三)信息技术95
1.微电子是信息技术的基础95
2.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开路先锋96
3.多途径的信息获取技术和多手段的信息传输技术98
4.自动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98
第五章 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100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0
(一)战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100
(二)决策者与信息咨询企业1000
1.决策者与咨询者1000
2.领导者怎样正确利用信息1002
六、我国信息咨询业的发展前景1005
(一)我国信息咨询业的现状1005
1.信息咨询的重要性没有被社会充分认识,咨询业的社会地位尚未确定1006
2.信息咨询人员的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006
3.信息咨询业缺少行业规范,疏于管理1007
4.涉外咨询企业发展不景气1007
(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咨询业的几点设想与展望1008
1.通过国家立法和制定有关政策,提高信息咨询业的社会地位1008
2.加强咨询队伍建设,提高咨询水平1009
3.应该尽快建立咨询业行业行为规范,加强政府对咨询业的宏观管理1010
4.积极拓宽涉外咨询业务,开发国际咨询市场1010
第六章 知识经济与区域发展1012
一、知识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1012
(一)经济转型改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1013
(二)知识经济下的区域发展战略1014
(三)知识经济下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支持系统1018
1.宏观经济政策系统1018
2.科技创新系统1018
3.人力资源系统1018
4.基础设施支持系统1019
5.政府行政支持系统1019
4.我国的商标价值评估工作102
二、知识经济与首都经济发展1020
1.知识经济1020
(一)知识经济与首都经济1020
2.首都经济1021
3.首都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绝对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1022
4.首都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制约1023
5.首都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1024
6.首都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举措1025
(二)中关村企业与知识经济1027
1.中关村已经出现知识经济1027
2.用知识经济观点认识中关村企业1028
3.企业国际化与知识经济1030
4.中关村区域网络是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1031
5.新的知识产业类型和知识经济企业的组织形式1033
6.中关村的创业者与知识经济1035
7.风险投资带动知识经济的发展1038
8.知识经济对发展中国家是挑战也是机遇1039
三、知识经济与上海经济发展1040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逼近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启示1040
1.革新观念1041
2.调整战略1043
3.利用全球资源1045
4.提高都市整体素质1046
(二)上海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战略思考1048
1.知识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1048
2.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竞争的稳定性因素1049
3.上海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战略思路1050
(三)知识经济时代正在逼近,我们怎么办?1052
1.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社会形态1054
(一)从知识经济角度看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发展1054
四、知识经济与我国其他地区经济发展1054
2.提高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途径的讨论1055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与陕西发展的对策1057
1.教育奠基,科技兴陕1058
2.调整产业结构,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1059
3.发展陕西经济的战略重点1064
2.独具魅力的上海“硅谷”1066
(三)华夏大地“硅谷”热1066
1.三足鼎立的北京试验区1066
3.海河之滨的科技产业园1067
5.特区窗口的秀峰工业城1068
4.东湖之滨的武汉光纤岛1068
7.产值最高的“天堂硅谷”1069
6.实力雄厚的西安开发区1069
8.泉城掀起高科技新浪潮1070
第七章 知识产权1072
一、知识产权导论1072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1072
1.产权和知识产权的概念1072
2.知识产权的范围1073
(二)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074
1.知识产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1074
2.知识产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1075
3.专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076
4.商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077
5.著作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078
6.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领域1079
(三)知识产权的特点1080
1.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力1080
2.知识产权的创造性与专有性1081
(四)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和组织1084
1.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发展概况1084
2.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1086
3.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1087
4.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1088
5.世界版权公约1089
(二)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09
6.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090
7.专利合作条约1091
8.其它知识产权国际性公约和条约1092
(五)关贸总协定与知识产权保护1093
1.关贸总协定概述1093
2.GATT中的知识产权问题1094
3.向国际标准靠拢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094
4.知识产权纳入关贸总协定的过程1095
5.美国涉及贸易的知识产权法律1096
6.中美关于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1097
(六)知识产权的资产评估1098
1.无形资产的概念1098
2.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原则和基本方法1100
3.专利技术的资产评估1101
二、商标、商标权的保护1103
(一)商标概述1103
1.商标的概念1103
2.商标的种类1104
(二)商标法的概念与作用1107
1.商标法的概念1107
2.我国《商标法》的主要内容1108
3.商标法的主要作用1109
(三)商标权概述1110
1.商标权的体1110
2.商标权的客体1111
3.商标权人的权利和义务1113
(四)商标管理1114
1.商标管理的组织机构1114
2.商标管理的内容与手段1115
3.使用注册商标的管理1115
4.使用未注册商标的管理1116
(五)企业与商标1116
1.商标对企业的特殊产业功能1116
2.我国企业商标保护问题1117
3.企业商标策略1118
1.科技进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已发挥重要作用112
(三)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112
4.加强反淡化立法,保护企业的驰名商标1120
三、专利、专利权的保护1121
(一)专利和专利制度1121
1.专利的概念1121
2.专利制度1121
(二)专利法的概念与作用1123
1.专利法的概念1123
2.我国《专利法》的内容特点1124
3.专利法的主要作用1126
4.专利法保护的技术领域1127
(三)专利权概述1129
1.专利权的主体1129
2.科技进步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尚未取得首要地位113
2.专利权的客体1130
(四)专利与经济发展和技术交流1132
1.从技术活动看外向型经济中的专利制度1133
2.专利制度实现对外向型经济中技术转移活动的控制1138
3.促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115
3.必要的专利战略及国家专利机制的自我完善1157
1.科技进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16
(四)科技进步理论的数学模型116
四、著作权与著作权的保护1162
(一)著作权的概念与特征1162
1.著作权的概念1162
2.著作权的特征1162
(二)著作权法的概念与作用1163
1.著作权法的概念1163
2.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内容特点1165
3.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作用1166
(三)著作权的主体内容及权利归属1167
1.著作权的主体1167
2.著作权的取得1168
3.著作权的内容1169
4.著作权的归属1171
(四)著作权的客体1172
1.作品成为著作权法客体的条件1172
2.著作权保护作品的种类1172
3.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1174
(五)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1175
1.邻接权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的意义1175
2.出版者的权利1175
3.表演者的权利1176
4.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1176
5.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1176
1.不正当竞争1177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1177
五、其它知识产权法律保护1177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历史简况1178
3.我国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1179
4.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1183
(二)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制度1184
1.计算机软件及其法律保护的意义1184
2.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185
3.欧共体《计算机程序法律保护的指令》1189
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案例119
4.软件著作权的限制1190
5.计算机软件登记管理1191
(三)集成电路法律保护制度1192
1.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1192
2.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的特点1192
4.我国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立法的基本思路1193
3.《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条约》简介1193
(四)技术合同法与知识产权1194
1.技术合同法的若干问题1194
2.技术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1195
六、信息与知识产权1196
(一)信息社会中的知识产权1196
1.信息社会概述1196
2.各国针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知识产权保护活动与措施1198
3.信息高速公路中的著作权问题1199
4.Internet网络与知识产权的技术保护1200
(二)知识产权与信息产权1201
1.从知识产权到信息产权1201
2.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知识产权概念的新解释1202
3.知识(信息)产权保护领域的进一步扩展1202
1.知识产权法制对信息服务业的促进意义1203
(三)知识产权法制对信息服务业的促进和影响1203
2.专利制度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1204
3.著作权制度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1204
4.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1205
(四)知识产权信息概念1205
1.信息及其对知识产权的意义1205
2.知识产权信息的本质与特征1206
(五)知识产权信息的内容与载体1208
1.信息的一般种类和结构1208
2.知识产权信息的内容1209
3.知识产权信息载体1210
(六)知识产权信息的特点、功能及其管理1211
1.知识产权信息的特点1211
2.知识产权信息的功能1212
3.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的关键环节1213
七、知识产权及保护中的问题阐析1214
(一)试论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保护1214
1.主要国家集成电路保护制度评介1214
2.关于国际公约1218
3.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特点1221
4.关于我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立法1223
(二)在线服务提供者在版权法中的地位与责任1226
1.司法实践对在线服务提供者承担的版权侵权责任的探索1227
2.发行与向公众传播——在线服务提供者的行为性质1231
3.出版者还是共用通道——在线服务提供者在版权法中的地位1234
4.推定过错责任与安全港1239
5.合理界定中国在线服务提供者在版权法中的地位与责任1240
(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知识产权的保护1242
1.高技术产业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摩擦1242
2.高技术产业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1244
3.围绕高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1245
4.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法规1247
第三篇 文献选编1251
第一章 理论探索1251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及特征/冯瑄1251
(一)科教兴国是振兴知识经济的必经之路126
二、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26
二、知识革命与知识经济/王兴成1266
三、知识经济对策与战略研究的若干思考/贾新民1274
(二)正确把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特征128
四、关于知识的经济学研究1284
五、彼得·德鲁克的知识社会理论/刘鸿恩、吴萌、卢雅菲1298
六、保罗·罗默的经济增长理念/李松涛等1303
七、如何评价智力资本——介绍《智力资本》/柯萍 薛澜1308
八、国外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若干情况/路羽1325
九、国内知识经济研究综述/郭强 李军1337
(三)贯彻落实《纲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34
十、创造繁荣的点子1352
十一、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冯瑄1354
十二、知识经济——代表委员的新话题/温红彦 任建民1356
十三、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的意义/柳卸林1357
十四、知识经济——21世纪经济主流1360
十五、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产权/马秀山1369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特征137
第六章 知识经济对时代的人才137
十六、知识经济与知识劳动者/刘林森1371
十七、“无限制资本家”1373
十八、江泽民对科技工作作重要指示1377
十九、发展知识经济面临的问题/汪澄清1378
二十、知识经济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柳卸林1382
二十一、谈谈“知识经济”/杨福家1385
二十二、农业需求与知识经济握手/谷文晓1388
二十三、智力工业时代来临/赵亚萍1390
二十四、美“新经济”及增长周期/李长久1393
二十五、美国经济增长特点和成因/周茂荣1395
二十六、科技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薛冬1397
二十七、1997:知识经济的进展年/马秀山1399
二十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其对策/王凤云1401
二十九、欧盟建设知识化社会/丁刚1406
三十、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路甬祥1408
三十一、知识经济:开启21世纪的金钥匙/张怀旭1412
三十二、美国着力培育“新经济”/张亮1414
三十三、知识经济浅析/卢继传1417
三十四、知识经济: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何吉成1418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家素质142
三十五、第三次浪潮拍岸而来,知识型企业搏击有招1423
三十六、知识经济带来双重挑战/田溯宁1424
三十七、知识经济时代的软件产业/孙永杰1427
三十八、知识经济拍岸而来/杨生华 陈文飞1430
三十九、迎接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严义埙1431
四十、关于知识经济的思考/李义平1434
四十一、知识经济大潮扑面而来,企业知识管理应运而生1437
四十二、发展知识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罗贵权1441
四十三、北京搭乘知识经济时代快车/郭萍1445
四十四、知识经济/丹琪1446
四十五、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戎章榕1447
四十六、知识经济时代正悄然到来/吉荫桐1449
四十七、知识经济将主导21世纪/韩振峰1450
四十八、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顾玉清1452
四十九、建设“知识的欧洲”/杨志清1454
五十、知识经济与中国现代化/何传启1455
五十一、西方是否出现了“新经济”/朱正圻1457
五十二、浅析美国“新经济”/郎平1462
五十三、与传统经济学决裂/航亿苇 孙晏新 杨茂东1468
五十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1470
第二章 高新技术产业1474
一、我国发展高科技诸问题及对策/苏存1474
二、浅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建之路/洪祖培1478
三、高科技的明天/李建华1484
四、高技术都能开创新世纪吗?/F·H巴特著 陈原编译1486
1.从莫尔斯电报到信息高速公路149
第二篇 专题探索149
第一章 信息高速公路149
一、信息高速公路概况149
(一)信息高速公路的渊源149
五、高技术变革的历史沉思/宋毅1491
六、关于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思考/张越川 王素清1496
七、世界高技术开发区蓬勃发展/张友新1500
八、90年代我国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刍议/张敏1502
九、不失时机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薛宗林1506
十、世界高科技领域竞争趋势和特点及其走势/马友全1508
2.信息高速公路6t产生151
十一、高技术发展的走势1510
十二、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化道路/金周英1514
(二)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与特点152
2.信息高速公路的特点152
1.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152
十三、我国加速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对策研究/李俊江1523
十四、世界高科技之争与我们的对策/苏存1531
十五、高科技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正在改变世界/李惠国1539
十六、高科技的“绿化”/罗伯特·奥尔森著 李卫北译1541
十七、论高技术发展的趋势及文化背景/染世和1545
十八、世界高技术发展及其研究领域/李卫武1549
(三)为什么要建信息高速公路155
1.信息高速公路的影响155
十九、高技术产业与生态经济/马宾1552
二十、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新技术企业产权研究/中国智密区研究所课题组1557
二十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齐让1565
二十二、当代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现状与展望/胡学龙1572
2.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要考虑的因素158
二十三、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及其影响/杨兴礼1585
2.社会基础159
1.经济基础159
(四)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社会基础159
二十四、日美高科技产业的攻防战/唐津一等著 公孙丹摘译1593
二十五、论高技术对日本经济周期的影响/孙执中1597
二十六、日美在高新技术产品上的角逐1607
二十七、擎起高新技术大旗,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贾庆林1609
二十八、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1610
二十九、高科技、高技术产业化、知识经济的历史与现状/吴季松1621
三十、中关村与知识经济访谈录1623
3.信息用户的市场培育163
三十一、新产业革命与劳动危机/陈林1635
三十二、中国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概况/胡家龙1638
二、美洲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164
(一)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164
1.信息技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164
三十三、借鉴美国经验,加快我国科技发展/金玉芝1643
三十四、科技经济的结合与中国产业的发展/史清琪1647
三十五、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周承剑1654
2.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动因166
一、对推进创新的战略思考/柳新华1661
第三章 技术创新1661
二、科技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吴文华1667
三、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郑玉芝1672
四、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绩效/朱庚春 徐策中 侯玲1677
3.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68
五、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速“两个根本性”转变/王为民1682
六、技术创新要出新/张会众1685
七、推动科技转化的助化器/文瑜1688
八、用创新填补知识差距/惠永正1689
九、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中国科学院1691
十、机制创新、矩阵管理,发展知识经济/吴季松1692
十一、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不尽资源/吴季松1694
第四章 信息产业1699
一、现代科技驱动下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黄成献1699
二、信息革命与第五个经济长波/王可1701
三、信息技术与长期经济增长/胡永生1707
4.美国的“空中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71
四、扶植发展民族信息产业是时代赋予的必然选择/高新让 张社奇1710
五、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大势所趋/立群1713
六、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母国光1717
5.美国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72
七、信息网络对经济学领域产生的一些影响/韩丽影 丛亮1727
1.加拿大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要点173
(二)加拿大的信息高速公路173
6.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管理机构173
八、信息意识:知识经济的入场券/马家培1730
九、向个人和家庭倾斜,世界进入网络通信新时代/刘炎1732
十、中关村的忧患/杨禹1733
十一、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胡启立1734
十二、知识产权为何成为法宝/徐阳1736
十三、信息产业在美排老大/佟福全1737
十四、筑起政府机构的信息通道/李幛喆 张梅1739
十五、信息产业: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刘丰 张江1740
十六、完成信息社会建设/杨志清1742
十七、搭建互联大平台/杨生华 陈飞1743
十八、信息高速公路经济学1744
十九、第三次革命正在引爆/杨尔庭1749
2.加拿大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措施175
二十、架起进入知识经济的桥梁/胡跃龙1752
二十一、信息服务:汇入国际流/苏涛整理1756
二十二、信息市场的发展亟待加快/王敏 郑国元 李兴富1758
(三)“南锥体”国家联手进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176
第五章 科教兴国1760
二、信息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才/上官子木1761
三、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走势/路甬祥1765
四、应将教育视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王薛红 黄钟1769
三、欧洲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177
(一)欧洲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与问题177
1.欧洲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雄厚177
五、知识经济与教育发展/田建国1772
六、知识经济的基础在于知识的传播/刘茂胜 王亚芬1774
七、为第一动力加油/杨禹1777
八、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陈志强1779
2.欧洲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的问题178
九、上海:知识经济春潮涌动/高文 谢军1782
十、教育:一项日益增多的消费/高晴野1784
十一、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吴守一1786
十二、科教兴国需要科学方法/于维栋1789
十三、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惠永正1793
十四、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严义埙1798
(二)法国的信息高速公路180
1.法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80
十五、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冯之浚1801
2.法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执行181
十六、南对知识经济的教育/葛霆1810
十七、从日美的科技政策看科技发展趋势/李政道1819
3.’95法国信息高速公路试服务182
十八、中国未来科技发展的几点思考/路甬祥1822
十九、人才是高新技术的灵魂/杨禹1829
2.德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对策183
1.德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主要内容183
(三)德国的信息高速公路183
二十一、1997年科技回眸/刘新宇 屠晓光1832
(一)美国的高技术开发区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