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119534.jpg)
- 万福成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474654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化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化学与医学的关系1
二、基础化学的内容及作用2
三、怎样学好基础化学2
上篇 无机化学5
第一章 物质的量及气体体积5
第一节 国际单位制简介5
第二节 物质的量7
一、物质的量及其表示7
二、物质的量的单位8
三、摩尔质量及其有关计算8
第三节 气体摩尔体积9
一、气体的计量10
二、气体摩尔体积10
三、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11
第二章 溶液15
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量度15
一、溶液的浓度15
二、浓度的换算和溶液的稀释19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20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20
二、渗透压和溶液浓度、温度的关系21
三、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22
第三章 物质结构基础27
第一节 原子结构27
一、原子的组成和同位素27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9
第二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4
一、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35
二、原子核外电子构型的表示方法37
第三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38
一、元素周期律38
二、元素周期表40
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43
第四节 分子结构44
一、离子键45
二、共价键47
三、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作用力53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61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61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61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62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65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5
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7
三、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7
第三节 化学平衡69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70
二、化学平衡常数71
三、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73
第四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75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5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7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78
四、催化剂与化学平衡的关系78
五、平衡移动原理——吕·查德里原理78
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83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83
一、电离平衡83
二、解离常数和解离度84
三、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85
第二节 酸碱的概念86
一、酸碱质子理论86
二、酸碱电子理论88
第三节 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值88
一、水的解离88
二、溶液的酸碱性89
三、溶液的pH值89
四、酸碱指示剂90
第四节 盐的水解及其应用92
一、盐的水解92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93
第五节 缓冲溶液和pH值的控制94
一、缓冲作用及缓冲溶液的组成94
二、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96
三、缓冲容量与缓冲溶液的配制97
四、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应用100
第六节 沉淀溶解平衡101
一、溶度积101
二、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104
三、溶度积规则在医学上的运用106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111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概念111
一、配位化合物的组成112
二、配合物的命名113
三、配位化合物的空间构型和几何异构现象114
第二节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稳定常数115
一、配位化合物形成的特征115
二、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平衡与稳定常数115
第三节 配位平衡的移动117
一、溶液pH值的影响117
二、配位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17
第四节 配位化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118
一、体内金属离子含量的控制118
二、杀菌、抗病毒作用118
三、配位化合物的治癌作用118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与电极电势121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121
一、氧化数121
二、氧化与还原122
三、氧化还原电对123
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24
第二节 原电池126
一、原电池的组成126
二、原电池表示式127
三、原电池的电动势128
第三节 电极电势128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128
二、标准电极电势129
三、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131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132
一、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133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134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34
第五节 电势法测定溶液的pH值135
一、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136
二、电势法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136
第八章 胶体分散系141
第一节 分散系141
一、分散系的概念141
二、分散系的类型141
三、胶体的基本特性142
第二节 溶胶的基本性质143
一、溶胶的光学性质143
二、溶胶的动力学性质144
三、溶胶的电学性质145
第三节 胶团的结构及溶胶的稳定性145
一、胶团的结构145
二、溶胶的稳定146
三、溶胶的聚沉146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的形成与性质148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柔顺性148
二、高分子溶液的特性149
第五节 凝胶150
一、凝胶的形成150
二、凝胶结构151
三、凝胶的性质151
第六节 粗分散系统152
一、乳状液152
二、泡沫153
下篇 有机化学157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157
第一节 概述157
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157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58
三、有机化学与医学159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60
一、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共价键160
二、碳原子的sp3sp、sp2和sp杂化轨道160
三、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式的表示方法162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64
一、根据碳链骨架分类164
二、根据官能团分类165
第二章 烃167
第一节 烷烃167
一、烷烃的结构167
二、烷烃的同系物和异构现象168
三、烷烃的命名169
四、烷烃的物理性质171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172
六、重要的烷烃173
第二节 烯烃和炔烃174
一、烯烃和炔烃的结构174
二、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175
三、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176
四、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177
五、诱导效应180
六、二烯烃181
七、重要的不饱和链烃183
第三节 环烃183
一、脂环烃183
二、芳香烃185
第四节 卤代烃192
一、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192
二、卤代烃的性质193
三、重要的卤代烃194
第三章 醇、酚和醚200
第一节 醇200
一、醇的结构与分类200
二、醇的命名201
三、醇的性质202
四、重要的醇205
第二节 酚207
一、酚的结构与分类207
二、酚的命名208
三、酚的性质208
四、重要的酚210
第三节 醚212
一、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12
二、醚的性质212
三、乙醚在医学上的应用212
第四章 醛和酮215
第一节 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15
一、醛和酮的结构215
二、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216
第二节 醛和酮的性质217
一、醛、酮的物理性质217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217
三、常见的醛和酮220
第五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224
第一节 羧酸224
一、羧酸的结构和分类224
二、羧酸的命名225
三、羧酸的性质225
四、重要的羧酸228
第二节 羟基酸和酮酸229
一、羟基酸229
二、酮酸230
三、常见的羟基酸和酮酸230
第六章 酯和油脂235
第一节酯235
一、酯的结构和命名235
二、酯的性质236
第二节 油脂236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237
二、油脂的性质237
三、磷酸酯和膦酸酯239
第七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243
第一节 胺类244
一、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44
二、胺的性质245
三、重要的胺及其衍生物250
第二节 酰胺250
一、酰胺的结构和命名250
二、酰胺的性质251
三、重要的酰胺及其衍生物252
第八章 糖类258
第一节 糖类的涵义和分类258
一、糖类的涵义258
二、糖类的分类259
第二节 单糖259
一、单糖的分子结构259
二、单糖的反应264
三、重要的单糖267
第三节 双糖268
一、还原性双糖269
二、非还原性双糖269
第四节 多糖270
一、纤维素270
二、淀粉271
三、糖原272
四、半纤维素273
第九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277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277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77
二、五元杂环化合物279
三、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281
四、重要的杂环化合物283
第二节 生物碱285
一、生物碱的分类和命名285
二、生物碱的一般性质285
三、重要的生物碱286
第十章 蛋白质和核酸293
第一节 氨基酸293
一、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93
二、氨基酸的性质293
第二节 多肽295
一、肽和肽键295
二、重要的多肽296
第三节 蛋白质297
一、蛋白质的分类298
二、蛋白质的结构298
三、蛋白质的性质300
第四节 酶301
一、酶的组成301
二、酶的特性301
三、酶的分类和命名302
四、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302
第五节 核酸303
一、核酸的组成303
二、核酸的结构305
三、核酸的人工合成305
四、核酸的生物功能305
附录309
表1 酸、碱的离解常数309
表2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98K)310
表3 酸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位(298K)311
表4 碱性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位(298K)313
表5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分布、摄取和排泄量314
参考文献316
元素周期表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