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炼铁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东北工学院炼铁教研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15062·1837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炼铁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上册)1
编者言1
绪论1
1 钢铁工业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意义1
2 古代炼铁2
3 近代炼铁开始5
4 建国十年的伟大成就8
5 我国炼铁事业发展远景10
6 高炉冶炼产品11
参考文献13
第一篇 原料14
第一章 高炉冶炼用燃料14
1 我国煤炭资源概貌14
2 煤的分类和我国煤的性质14
3 焦炭生产17
4 焦炭的质量评价21
5 我国主要冶金焦炭的性质26
6 非结焦煤及弱质结焦煤的利用27
7 木炭29
8 无烟煤的利用31
9 铁焦33
10 其他种类燃料35
第二章 铁矿石37
11 铁矿石及其特性37
12 铁矿石的评价38
13 我国铁矿资源43
14 国外主要铁矿48
15 锰矿石及其对黑色冶金工业的意义50
第三章 锰矿石50
16 锰矿石的评价51
17 我国锰矿资源52
18 国外锰矿的主要产地53
第四章 熔剂53
19 熔剂的作用53
20 熔剂的评价54
参考文献55
第一章 焙烧和选矿57
1 焙烧57
第二篇 贫矿石的处理57
2 选矿61
第二章 烧结理论73
3 烧结的特性及烧结方法73
4 抽风法烧结理论74
5 烧结过程中各种烧结制度的变化75
6 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79
7 有害杂质的去除84
8 影响烧结生产的主要因素88
第三章 影响烧结过程的因素88
9 原料粒度和矿物性质对烧结过程的影响89
10 熔剂在烧结过程中的作用91
11 燃料对烧结过程的影响96
12 混合料中适宜的水份98
13 返矿的作用99
14 真空度与料层厚度的决定100
15 熔剂性烧结矿生产的特点101
16 强化烧结的有效途径106
17 烧结矿计算109
18 烧结厂的合理工艺流程115
第四章 烧结工艺及设备115
19 烧结厂的主要设备117
20 烧结料的准备和操作123
21 烧结矿质量的检验125
22 其他烧结方法129
第五章 团矿136
23 团矿生产的特点及方法136
24 方团矿137
25 球团矿的特性139
26 球团矿生产的发展过程140
27 球团矿的成型及影响因素141
28 球团矿的焙烧及影响因素144
29 球团矿生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148
30 球团矿生产的工艺流程149
31 我国球团矿研究工作的成就154
32 我国球国矿工业生产的现状155
33 球团矿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其在我国高炉上的应用158
第六章 综合性能造块方法160
34 造块方法的新发展160
35 综合性团矿161
36 综合性球团矿163
37 自熔性还原球团矿164
参考文献165
第三篇 高炉冶炼原理167
第一章 高炉内的煤气运动167
1 散料层内气流的压力降168
2 散料层内的气体运动172
3 高炉内的煤气流速177
4 煤气压力的变化180
5 煤气分布183
6 煤气运动的管道行程185
第二章 炉料运动186
7 炉料下降的条件及其力学分析186
8 炉料运动的速度及冶炼周期192
9 炉料运动过程196
第三章 炉料的分解和挥发199
10 水分的挥发与水化物的分解199
11 焦炭中挥发物的挥发200
12 碳酸盐的分解200
14 还原反应的理论202
第四章 还原反应202
13 其他物质的挥发202
15 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211
16 影响铁矿石还原的因素220
17 高炉内铁矿石的还原过程236
18 矿石还原的研究方法240
19 其它元素的还原241
第五章 烟碳的沉积及生铁的渗碳243
20 CO的分解反应243
21 生铁的渗碳244
22 造渣概论245
第六章 造渣245
23 炉渣的物理性能246
24 炉渣性能的理论分析265
25 造渣过程268
26 不同铁种的炉渣性质272
第七章 高炉内的脱硫276
27 硫在高炉内的活动276
28 硫的挥发278
29 炉渣脱硫的理论280
30 影响炉渣脱硫能力的因素283
31 炉渣脱硫能力的研究288
第八章 燃烧与再氧化289
32 燃烧带290
33 影响燃烧带大小的因素295
34 燃烧带对高炉行程的影响303
35 还原元素的再氧化304
第九章 热交换及煤气成份的变化306
36 热交换306
37 热交换的基本规律307
38 高炉内的热交换过程310
39 上升煤气成分的变化312
参考文献313
第四篇 强化高炉的理论和实践317
第一章 改善料柱透气性及原料的质量317
1 改善原料的粒度组成及其均匀性317
2 改善焦炭质量320
3 炉顶布料324
4 熔剂性烧结矿对高炉冶炼的影响333
5 高风量339
第二章 改变送风方法339
6 高风温348
7 加湿鼓风358
8 高压操作367
9 富氧鼓风376
10 煤气鼓风386
11 吹粉鼓风389
第三章 酸性渣操作与炉外脱硫391
12 酸性渣操作与炉外脱硫391
13 我国高炉的强化过程395
第四章 我国高炉强化的成就395
14 强化高炉的主要关键397
15 提高冶炼强度398
16 降低焦比402
第五章 小高炉的强化403
17 小高炉生产的特点404
18 小高炉的送风405
19 小高炉用原料的准备408
20 小高炉的装料410
21 小高炉的造渣411
参考文献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