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狮身人面录 对史传文学的艺术剖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狮身人面录 对史传文学的艺术剖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1133390.jpg)
- 郑秉谦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7805103062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狮身人面录 对史传文学的艺术剖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钜鹿之野与“士别三日”1
——一个被忽视的宝库1
2.安得猛士兮守四方6
——塑造历史人物形象要从活生生的人出发6
3.走棋压倒了死亡,也压倒了胜利12
——史传文学的历史真实性12
4.大丈夫与老媪,都同样爱小儿子16
——史传文学的传奇性与写实性16
5.“槐下之言,谁人闻之?”21
——在不自由中争取自由21
6.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24
——历史素材的选取与删汰24
——史传文学必须表现历史必然趋势30
7.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30
8.太史公怎样“深入生活”33
——作者阅历对史传文学创作的作用33
9.董狐,古之良史也38
——作者世界观对史传文学创作的作用* * *38
10.以一当十,持一当百42
——文学创作的典型化问题42
11.并非选美活动47
——“状物”为了“抒情”47
12.要舌头,不要完整的尸体51
——典型人物和时代性的问题51
13.三个坚持己见的人55
——典型人物是“熟悉的陌生人”55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59
14.老大断送老二的性命59
——细节描写63
15.不能“大书一行足矣”63
16.三种坚持原则的方式67
——形象思维在典型化中的作用67
17.梅兰芳的对联71
——形象的单纯性***71
18.惊弓之鸟与惊鸟之弓76
——素材·题材·主题·形象76
19.下旨征求“微时故剑”81
——题材的暂时性与形象的永久性81
20.创业难还是守成难?85
——主题的独创性·丰富性·多样性85
——思想倾向要从作品中自然流露89
21.不问苍生问鬼神89
22.虽欲为姊久煮粥,其可得乎?93
——感情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 *93
23.“服其雅量”与“宠辱不惊”97
——在冲突中显示人物性格97
24.皇帝自作《起居注》101
——在对比中显示人物性格101
25.皇帝怎样考察将军108
——“以小见大”显示人物性格108
26.“皮里春秋”不同凡响112
——含蓄手法在塑造人物中的作用112
27.“烘云托月”与“因柳见风”118
——间接描写的作用118
——塑造人物形象首要在传神123
28.“文圣”孔丘与“武圣”关羽123
29.皇帝大笑·御史督工·将军做梦128
——传神的渠道与方法128
30.三个皇帝的投降132
——白描手法132
31.莲花似六郎与千金买马骨137
——“奇”在人物塑造中的重要性137
32.浮夸的祖宗与荒诞的大王141
——“奇”来自对尖端事物的选取141
33.吕蒙正与唐太宗146
——“奇”又来自某些一般事物的集中146
34.采桑女与吕太后152
——“奇”还来自对生活中偶然性的运用152
——“变形”手法的运用156
35.弯弓、提鼓而见客156
36.魏征的妩媚与安禄山的老实161
——“破格”手法的运用161
37.游仙式的送礼与蠢猪式的打仗168
——人物性格的基调及其复杂性168
38.“杀人佳贼”与“文学天子”174
——人物性格的变、常关系174
39.两脚狐·殿上虎·大树将军180
——人物绰号的力量* * *180
40.仅仅两百字的“军事文学”184
——结构的妙用及结构的根据184
41.楚霸王与范蠡,谁是“万人敌”188
——叙事的均衡美与曲折美188
——叙事的节奏美193
42.一张白纸顶一千匹绢帛193
43.“鸿门宴”的教训198
——要善于说故事198
44.踏花归去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202
——转换形象的叙事手法202
45.冒顿的突然袭击207
——蓄势·铺垫·悬念* * *207
46.“新亭对泣”和“坏我长城”213
——文学语言的根本特征213
47.刘项对始皇车驾的不同评论217
——文学语言的准确性·简练性217
48.将军责问皇帝:你为啥造反221
——对话的个性化221
——对话的说理性·哲理性224
49.在德不在鼎与在德不在险224
50.将军翻饼和大臣炒栗230
——对话的具体性·形象性230
51.论证白马非马与奴婢三耳的哲学家237
——对话的句法·语气·辞令237
52.“海大鱼”和“笔头奴”244
——对话的气氛244
53.“令鹤击翟”与“象齿焚身”250
——语言的容量与表现力* * *250
54.两个宰相的“临终嘱咐”256
——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256
55.治罪消灭不了美262
——美的多样性262
56.“两不象”还是“四不象”270
——释本书的书名后记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