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阿克陶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阿克陶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1129342.jpg)
- 牛祥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7228039831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阿克陶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2
大事记8
第一编 建置 区划28
第一章 位置 面积28
第二章 建置沿革29
第三章 行政区划29
第四章 乡、镇、场概况32
第一节 阿克陶镇32
第二节 奥依塔克镇33
第三节 玉麦乡34
第四节 皮拉勒乡34
第五节 巴仁乡35
第六节 加马铁热克乡36
第七节 喀热开其克乡36
第八节 克孜勒陶乡37
第九节 恰尔隆乡38
第十节 布伦口乡38
第十一节 木吉乡39
第十三节 塔尔塔吉克民族乡40
第十二节 库斯拉甫乡40
第十四节 托塔依农场41
第十五节 阿克塔拉牧场42
第二编 自然环境52
第一章 地质52
第一节 地层52
第二节 地质构造56
第一节 平原57
第二章 地貌57
第二节 山地59
第三章 气侯62
第一节 气候特征62
第二节 温度63
第三节 降水 蒸发73
第四节 日照76
第四章 水文77
第五节 风77
第一节 地表水78
第二节 地下水80
第三节 水能资源81
第五章 土壤81
第六章 动植物 矿藏83
第一节 植物83
第二节 动物84
第三节 矿藏84
第九章 自然灾害90
第一节 风灾90
第二节 旱灾90
第三节 冰雹90
第四节 霜冻91
第五节 浮尘91
第六节 山洪93
第七节 雪灾93
第八节 地震94
第三编 人口 人民生活102
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发展102
第一节 人口分布102
第二节 人口发展105
第二章 人口构成109
第一节 民族构成109
第二节 年龄构成112
第三节 性别构成114
第四节 婚姻状况115
第五节 文化构成116
第六节 职业构成118
第三章 计划生育119
第一节 机构设置119
第二节 宣传教育119
第三节 政策措施121
第四节 计划生育管理121
第二节 农牧民生活124
第一节 公职人员生活124
第四章 人民生活124
第四编 农业128
第一章 机构128
第一节 行政机构128
第二节 业务机构129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和体制改革129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129
第二节 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130
第三节 互助合作131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132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133
第三章 农作物品种及结构134
第一节 农作物结构134
第二节 粮食作物137
第三节 经济作物139
第四节 作物品种与改良141
第一节 耕作制度142
第四章 农技 农艺142
第二节 肥料施用143
第三节 耕作技术144
第四节 植物保护145
第五章 农田基本建设147
第一节 平整工地147
第二节 改良盐碱地147
第六章 农业区划148
第一节 农业分区148
第二节 种植业分区150
第五编 畜牧业154
第一章 机构154
第一节 行政机构154
第二节 业务机构154
第二章 畜牧业经济体制155
第一节 私有经济155
第二节 互助合作和人民公社155
第三节 代牧经济156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157
第四节 公私合营牧场和国营牧场157
第三章 草场162
第一节 牧草资源163
第二节 草场类型163
第三节 草场利用164
第四节 草场改良与保护165
第五节 草场基本建设165
第一节 畜禽种类分布166
第六节 草料基地建设166
第四章 畜禽种类166
第二节 畜禽品种与改良168
第五章 牧业生产方式和疫病防治170
第一节 放养170
第二节 转场171
第三节 繁殖172
第四节 剪毛 抓绒172
第六节 疫病及防治173
第五节 屠宰173
第六编 农牧业机具178
第一章 机构 队伍178
第一节 机构178
第二节 农机队伍178
第二章 农牧机具演变与类型179
第一节 农牧机具演变179
第二节 农牧机具类型180
第三章 作业与管理183
第一节 农牧业机械化作业183
第二节 农牧业机械管理184
第七编 林业 园艺188
第一章 机构188
第一节 行政机构188
第二节 业务机构188
第二章 林业189
第一节 天然林189
第二节 人工林190
第三节 树种与改良191
第四节 林木管护191
第三章 园艺194
第一节 果类194
第二节 瓜类199
第三节 蔬菜202
第二节 业务机构206
第一节 行政机构206
第一章 机构206
第八编 水利 水电206
第二章 水利工程207
第一节 引水工程207
第二节 排水工程209
第三节 蓄水工程210
第四节 防洪工程211
第五节 地下水开发利用211
第四节 喀热开其克灌区213
第三节 泉水灌区213
第一节 库山河灌区213
第二节 盖孜河灌区213
第三章 农业灌溉213
第四章 水利管理215
第一节 水政215
第二节 渠道管理215
第三节 水库管理216
第四节 用水管理216
第五节 渠道防渗217
第五章 水电217
第一节 水电工程217
第二节 供电219
第九编 交通222
第一章 机构222
第一节 行政机构222
第二节 业务机构222
第一节 古道223
第二章 道路桥梁223
第二节 公路224
第三节 桥梁225
第三章 运输228
第一节 运输工具228
第二节 营运229
第四章 交通管理230
第一节 道路养护230
第二节 机动车辆管理230
第十编 邮电234
第一章 机构234
第一节 邮电局234
第二节 邮电所234
第二章 邮政235
第一节 邮路235
第二节 邮政业务236
第二节 电话237
第一节 电报237
第三章 电信237
第十一编 工业242
第一章 机构队伍242
第一节 机构242
第二节 队伍243
第二章 工业门类243
第一节 修造243
第二节 矿业244
第三节 建材247
第四节 电力248
第五节 棉花加工249
第六节 建筑 粮油 食品250
第三章 手工业254
第一节 机构254
第二节 生产关系变革254
第二节 发展溉况255
第一节 机构255
第三节 主要企业255
第四章 乡镇 企业255
第三节 主要乡镇企业256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260
第一章 机构260
第一节 行政机构260
第二节 业务机构260
第三节 建筑施工单位261
第二章 县城262
第一节 县城变迁262
第二节 县城建设264
第三节 建筑设计施工269
第四节 规划建设管理269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269
第三章 村镇建设273
第一节 乡镇建设273
第六节 环境保护273
第二节 农(牧)区“五好”建设274
第十三编 商贸276
第一章 商业276
第一节 机构276
第二节 国营商业276
第三节 个体商业279
第四节 供销商业280
第五节 集市贸易282
第二章 物资供应287
第一节 机构287
第二节 农机、物资购销287
第三章 外贸289
第一节 机构289
第二节 收购289
第三节 销售291
第四节 边贸293
第二节 业务机构296
第一节 行政机构296
第一章 机构296
第十四编 粮食296
第二章 粮油购销298
第一节 征购298
第二节 销售300
第三节 议购议销303
第三章 粮油加工304
第一节 粮食加工304
第二节 油料加工304
第三节 饲料加工305
第四章 粮油储运306
第一节 仓储306
第二节 调运307
第五章 经营管理310
第十五编 经济管理314
第一章 计划管理314
第一节 机构314
第二节 计划业务314
第一节 机构316
第二章 统计管理316
第二节 统计业务317
第三章 物价管理317
第一节 机构317
第二节 管理体制317
第三节 物价调整318
第四节 监督检查322
第三节 商业和工业计量管理324
第二节 计量单位324
第一节 机构324
第四章 计量管理324
第四节 标准化325
第五节 质量管理325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326
第一节 机构326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326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327
第四节 集市贸易管理328
第六章 土地管理329
第五节 经济监督检查329
第一节 机构330
第二节 土地管理工作330
第三节 土地监察332
第十六编 财政334
第一章 机构334
第二章 财政管理体制334
第三章 财政收入335
第四章 财政支出337
第五章 财政自给率340
第六章 财政监督341
第七章 审计监督342
第一节 机构342
第二节 审计工作343
第一节 税收制度346
第二章 税制及税制改革346
第一章 机构346
第十七编 税务346
第二节 税制改革347
第三章 税收348
第一节 农业税348
第二节 牧业税348
第三节 工商各税349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阿克陶县支行354
第一章 机构354
第十八编 金融354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阿克陶县支行355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阿克陶县支行355
第四节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阿克陶县支行355
第五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阿克陶县支公司355
第二章 货币356
第一节 货币演变356
第二节 货币流通与管理357
第一节 存款359
第三章 存款与信贷359
第二节 储蓄361
第三节 信贷363
第四节 基本建设贷款364
第四章 债券366
第一节 经济建设公债366
第二节 国库券366
第五章 保险367
第一节 组织机构370
第十九编 政党 群团370
第一章 中共阿克陶县地方组织370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378
第三节 组织建设379
第四节 宣传教育382
第五节 统战工作385
第六节 纪律检查386
第七节 农村工作386
第八节 政法工作387
第九节 史志编纂388
第二章 群众团体388
第一节 贫下中农(牧)协会388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389
第三节 工会组织390
第四节 妇女组织392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396
第一节 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396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396
第二十编 政权 政协396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401
第二章 人民政府403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403
第二节 基层政权405
第三章 人民政协407
第一节 机构设置408
第二节 政协历届委员会408
第四节 政协工作411
第三节 政协委员411
第二十一编 重大政事416
第一章 历次运动416
第一节 肃反 审干416
第二节 整风与反右斗争417
第三节 “大跃进“417
第四节 面上社会主义教育418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419
第二章 平反冤假错案420
第三章 改革开放421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421
第二节 机构改革425
第三节 对外开放429
第四章 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429
第一章 公安432
第一节 机构432
第二十二编 公安 司法432
第二节 刑事侦破434
第三节 预审436
第四节 治安管理436
第五节 户籍管理437
第六节 消防438
第七节 罪犯管理与监改438
第一节 机构439
第二章 检察439
第二节 刑事检察440
第三节 经济检察441
第四节 法纪检察441
第五节 监所检察442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442
第七节 检察建议442
第三章 审判442
第一节 机构443
第二节 审判制度443
第四节 民事审判444
第三节 刑事审判444
第五节 经济审判445
第六节 行政审判446
第四章 司法行政447
第一节 机构447
第二节 法律顾问447
第三节 法律公证447
第五节 人民调解448
第四节 法制宣传448
第二十三编 民政450
第一章 机构450
第一节 行政机构450
第二节 群众组织450
第二章 社会福利451
第一节 社会救济451
第二节 照顾“五保户”452
第三节 开办敬老院和孤儿学校452
第一节 拥军453
第三章 拥军优属453
第二节 优抚454
第四章 安置455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455
第二节 支边人员安置456
第三节 自流人员的安置与遣送456
第四节 残疾人安置457
第五章 赈灾 扶贫457
第一节 赈灾457
第二节 扶贫458
第六章 婚姻登记460
第二十四编 劳动人事464
第一章 机构464
第二章 职工队伍464
第一节 干部队伍464
第二节 录干 聘干465
第三节 工人队伍468
第四节 招工468
第一节 机构469
第二节 编制的管理与分配469
第三章 编制管理469
第四章 劳动工资管理470
第一节 工资制度470
第二节 工资调整471
第三节 补贴工资与奖励工资471
第二节 退休干部472
第三节 退休工人472
第一节 离休干部472
第五章 离退休干部工人管理472
第六章 劳动就业保险473
第一节 机构473
第二节 养老保险473
第三节 知青工作473
第七章 职称改革474
第一节 机构474
第二节 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定474
第二节 边界形成476
第一节 边界位置及走向476
第二十五编 边事 桥务476
第一章 边界476
第三节 争议地区477
第二章 边境管理478
第一节 边防禁区设置478
第二节 边境管理478
第三节 边境放牧478
第三章 侨务479
第一节 机构479
第二节 侨务工作479
第二十六编 军事482
第一章 边防482
第一节 清朝时期的卡伦482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哨卡482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边防483
第一节 兵役485
第二章 兵役 民兵485
第二节 民兵486
第三章 主要兵事记略487
第一节 平息大小和卓判乱487
第二节 思的克与阿古柏之战488
第三节 蒲犁游击战488
第一节 托儿所492
第二章 幼儿教育492
第一章 机构492
第二十七编 教育492
第二节 学前班493
第三章 小学教育494
第一节 汉语学堂 讲习班494
第二节 民国时期小学494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495
第四章 中学教育501
第一节 普通中学501
第三节 寄宿中学508
第二节 农业中学508
第四节 职业中学509
第五章 教育改革509
第六章 教育经费510
第七章 勤工俭学512
第一节 勤工俭学概况512
第二节 勤工俭学先进学校512
第八章 成人教育513
第一节 扫盲教育513
第二节 职工教育514
第三节 广播电视大学515
第九章 教师516
第一节 教师队伍516
第二节 教师培训518
第二十八编 科技522
第一章 机构522
第二章 科技队伍522
第三节 青少年科技523
第二节 科技情报523
第三章 科普活动523
第一节 科普宣传523
第三章 科技成果524
第一节 获奖科技成果524
第二节 重要科技成果简介525
第二十九编 文化528
第一章 文化艺术528
第一节 机构528
第三节 文艺创作529
第二节 群众文化529
第四节 文艺演出532
第五节 维吾尔民间文艺532
第六节 柯尔克孜民间文艺536
第七节 塔吉克族民间文艺545
第八节 民间工艺548
第二章 档案 图书549
第一节 档案549
第一节 广播551
第二节 图书发行551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电影 新闻报道551
第二节 电影552
第三节 电视553
第四节 新闻报道554
第四章 名胜古迹554
第一节 古城 古驿站遗址554
第二节 风景名胜555
第一节 行政机构558
第二节 业务机构558
第一章 机构558
第三十编 卫生558
第二章 卫生队伍559
第一节 国家卫生技术人员559
第二节 乡村医生560
第三章 医疗561
第一节 医疗设备561
第二节 医疗技术563
第三节 药品购销566
第四节 医疗制度与医疗经费567
第四章 防疫569
第一节 地方病防治569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571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573
第四节 改水防病573
第五章 妇幼保健573
第一节 妇女保健573
第二节 幼儿保健575
第三十一编 体育580
第一章 机构580
第二章 群众体育580
第三章 学校体育581
第四章 体育比赛582
第五章 登山584
第一章 民族588
第一节 各民族迁入和居住史588
第三十二编 民族 宗教588
第二节 民族分布589
第三节 维吾尔族589
第四节 柯尔克孜族592
第五节 塔吉克族594
第六节 汉族597
第二章 宗教599
第一节 宗教信仰599
第二节 宗教活动场所599
第三节 宗教管理600
第三十三编 人物604
第一章 人物传604
第二章 蒲犁革命人物录615
第三章 人物表616
附录634
一、1994~1995年阿克陶县概况634
二、地方文献简介637
编后记639
《阿克陶县志》编审机构及编审人员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