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美关系重要文献资料选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美关系重要文献资料选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1129269.jpg)
- 刘连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780009314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美关系重要文献资料选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方声明、领导人讲话等1
华国锋主席就中美建交举行记者招待会〔节录〕(1978年12月16日)1
目录1
邓小平副总理在六个美国团体联合举行的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79年1月30日)3
黄华外长约见美国驻华大使伍德科克就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与台湾关系法》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1979年3月16日)6
邓小平副总理在欢迎蒙代尔副总统的宴会上的祝酒词〔节录〕(1979年8月26日)7
邓小平副主席回答美国记者的问题(1980年11月15日)8
黄华外长在欢迎黑格国务卿宴会上的祝酒词〔节录〕(1981年6月14日)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和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981年9月30日)12
柴泽民大使在华盛顿新闻俱乐部的讲话〔节录〕(1981年12月16日)13
中国总理就上海公报发表十周年致里根总统的信〔节录〕(1982年2月28日)15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强烈抗议美国宣布拟向台湾出售飞机(1982年1月12日)15
外交部照会美国驻华大使馆抗议美国利用移民限额制造“两个中国”(1982年3月26日)16
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强烈抗议美国向台湾出售与军事有关的零配件(1982年4月14日)18
黄华外长在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晚宴上的讲话〔节录〕(1982年10月6日)19
柴泽民大使就美国高级官员竟出席台湾驻美机构“双十国庆”招待会向美方提出抗议(1982年10月18日)21
外交部照会美国驻华大使馆强烈抗议美国政府蓄意制造胡娜“政治庇护”事件(1983年4月6日)22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接见日本前外相樱内义雄时谈中美关系〔节录〕(1983年4月28日)23
章文晋大使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午餐会上的讲话〔节录〕(1983年5月2日)23
吴学谦外长在纽约就中美关系发表讲话〔节录〕(1983年9月26日)25
吴学谦外长在芝加哥对外关系委员会和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举行的晚宴上的讲话〔节录〕(1983年10月14日)27
中国政府就美国参议院外委会通过所谓“台湾前途”决议案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1983年11月18日)29
中国政府就美国国会在通过的拨款法案中制造“两个中国”一事向美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1983年11月25日)30
中国总理在里根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1月10日)32
中国总理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美国外交政策协会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1984年1月16日)33
邓小平主任在会见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的谈话〔节录〕(1984年2月22日)35
邓小平主任同里根总统举行会谈时的讲话〔节录〕(1984年4月28日)36
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陈慕华在华盛顿同美商务部长鲍德里奇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5月9日)37
吴学谦外长致函美国务卿舒尔茨阐明中国加入禁止生物武器条约的立场(1984年11月15日)38
李先念主席在里根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致答词〔节录〕(1985年7月23日)39
李先念主席在里根总统举行的国宴上的讲话(1985年7月23日)41
李先念主席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的谈话(1985年7月25日)42
姬鹏飞国务委员在洛杉矶记者招待会上说李主席对美国的访问获得圆满成功(1985年7月29日)44
中国总理同布什副总统举行会谈时的讲话〔节录〕(1985年10月14日)45
吴学谦国务委员兼外长作关于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工作的报告(1986年1月16日)46
邓小平主任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节录〕(1986年9月2日)48
胡耀邦总书记会见《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格雷厄姆女士记者团的讲话〔节录〕(1986年9月23日)50
吴学谦国务委员兼外长在欢迎舒尔茨国务卿的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7年3月1日)51
杨尚昆副主席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举行的晚宴上的讲话(1987年5月21日)52
杨尚昆副主席在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欢迎宴会上发表讲话〔节录〕(1987年5月26日)54
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张劲夫在中美贸易、投资法律讨论会上的讲话(1987年8月17日)55
吴学谦外长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谈中美关系发展的三要素(1987年9月29日)58
(1987年10月6日)59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就美国参议院通过所谓“西藏问题”修正案一事发表声明59
韩叙大使在纽约州一所大学就中美关系发表演讲〔节录〕(1987年11月19日)60
吴学谦国务委员兼外长在舒尔茨国务卿举行的欢迎午宴上的讲话〔节录〕(1988年3月7日)61
吴学谦国务委员兼外长在华盛顿全国新闻俱乐部午餐会上的讲话〔节录〕(1988年3月9日)63
吴学谦国务委员兼外长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谈外交政策〔节录〕(1988年4月6日)64
田纪云副总理在白宫会见里根总统时的讲话〔节录〕(1988年5月10日)65
钱其琛外长在美国对外政策协会午餐会上的讲话〔节录〕(1988年9月29日)66
韩叙大使就中美建交十周年发表的谈话(1988年11月15日)67
杨尚昆主席会见并在欢迎布什总统的宴会上的讲话(1989年2月25日)70
韩叙大使就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西藏问题决议一事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1989年3月21日)71
钱其琛外长在纽约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谈改善中美关系的四点意见〔节录〕(1989年10月2日)72
外交部发言人就布什总统对中国局势进行指责表示极大遗憾(1989年6月7日)72
李鹏总理在欢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9年10月28日)74
邓小平主任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的谈话〔节录〕(1989年10月31日)75
国家教育委员会就美国政府有关中国留学人员问题的备忘录发表声明(1989年12月8日)78
钱其琛外长在欢迎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晚宴上的讲话〔节录〕(1989年12月9日)79
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时的谈话〔节录〕(1989年12月10日)80
刘华秋副外长约见李洁明大使对美国国会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提出强烈抗议〔节录〕(1990年2月2日)81
外交部就美国国务院“人权报告”发表声明强烈抗议美国政府严重侵犯中国主权(1990年2月22日)82
朱启祯大使在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上的讲话〔节录〕(1990年5月16日)84
钱其琛外长在纽约对外关系委员会午餐会上的讲话〔节录〕(1990年10月4日)85
钱其琛外长在华盛顿对《人民日报》记者的谈话〔节录〕(1990年12月1日)86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总统布什决定向国会建议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发表谈话(1991年5月28日)88
外交部发言人就布什总统致参议员鲍卡斯的信发表谈话(1991年7月22日)89
经贸部发言人就美方向我发起所谓“三○一”调查发表谈话(1991年10月11日)90
刘华秋副外长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建议中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议案的说明(1991年10月25日)91
江泽民总书记会见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将军时的谈话〔节录〕(1991年11月12日)92
李鹏总理会见贝克国务卿时的谈话〔节录〕(1991年11月16日)93
江泽民总书记会见贝克国务卿时的谈话〔节录〕(1991年11月16日)94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美国务卿贝克访华情况(1991年11月17日)95
中国政府代表团就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未达成协议一事发表的声明〔节录〕(1991年11月26日)96
朱启祯大使在华盛顿谈中美关系现状与前景(1991年12月27日)97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政府打算取消对华三项制裁事发表谈话(1992年2月22日)99
经贸部部长李岚清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谈中国对外经贸和中美经贸关系〔节录〕(1992年2月下旬)100
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中美知识产权管理讨论会上的讲话〔节录〕(1992年5月19日)……………………………………(103 )105
经贸部副部长佟志广就中美最惠国特遇问题表示中国政府赞赏布什总统的决定〔节录〕(1992年6月4日)105
中国政府强烈抗议美国政府决定向台湾出售F-16战斗机(1992年9月3日)10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1992年9月22日)107
钱其琛国务委员兼外长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上的演讲〔节录〕(1992年9月22日)108
经济贸易部副部长佟志广就中美双方市场准入谈判原则达成协议并签署谅解备忘录后发表讲话〔节录〕(1992年10月10日)111
刘华秋副外长就美国总统签署美国国会制定的“1992年美国—香港政策法”一事奉命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1992年10月11日)112
外交部发言人对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表示祝贺(1992年11月5日)113
江泽民总书记会见美国众议员访华团并就中美关系发表讲话〔节录〕(1992年11月30日)114
江泽民总书记会见由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博伦率领的参议员访华团时的讲话〔节录〕(1992年12月3日)115
钱其琛外长在《人民日报》撰文论述近年来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节录〕(1992年12月30日)117
江泽民总书记在接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总编辑朱克曼采访时谈中美关系等问题〔节录〕118
(1993年2月23日)118
外交部就克林顿总统宣布延长1994至1995年度对华最惠国待遇提出附加条件发表声明(1993年5月29日)120
外交部部长助理秦华孙就“银河号”事件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1993年8月7日)121
中国政府就美国无理指责中国向巴基斯坦“转让导弹技术”决定对华实行制裁事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节录〕(1993年8月27日)123
李鹏总理在接受墨西哥《太阳报》社长、国际奥委会委员巴斯克斯采访时的谈话〔节录〕(1993年8月28日)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银河号”事件的声明(1993年9月4日)125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美国亚洲协会发表的演讲〔节录〕(1993年9月28日)128
中国政府关于核试验问题的声明(1993年10月5日)129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赴美出席西雅图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部长级会议前夕对美国驻京记者的谈话(1993年11月9日)131
江泽民主席赴美国西雅图之前在北京会见中外记者时的谈话〔节录〕(1993年11月17日)134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西雅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93年11月19日)135
江泽民主席在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对记者的谈话〔节录〕(1993年11月20日)136
钱其琛外长发表的文章:《一九九三:世界开始重新认识中国》〔节录〕(1993年12月15日)138
江泽民主席会见克里斯托弗国务卿时的讲话〔节录〕(1994年3月13日)140
钱其琛外长同克里斯托弗国务卿会谈后对中外记者的谈话〔节录〕(1994年3月14日)141
邹家华副总理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演讲〔节录〕(1994年5月2日)143
中国政府就美国《1994和1995财政年度对外关系授权法》中含有多项反华条款事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1994年5月5日)145
外交部发言人对美国关于不认为西藏是主权国家,不承认西藏流亡政府的声明表示赞赏(1994年5月17日)147
外交部就克林顿总统宣布延长1994至1995年度对华最惠国待遇的声明(1994年5月27日)148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决定启用三○一条款开始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进行调查事发表谈话(1994年7月1日)149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同美国商务部长布朗会谈时的讲话〔节录〕(1994年8月29日)150
江泽民主席会见布朗部长时的谈话〔节录〕(1994年8月30日)151
刘华秋副部长约见芮效俭大使就美国提高美台关系问题向美政府提出强烈抗议(1994年9月10日)152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纽约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午餐会上的演讲〔节录〕(1994年9月27日)154
钱其琛外长在华盛顿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他正式访美有关情况〔节录〕(1994年10月4日)156
吴仪部长同巴尔舍夫斯基副代表在雅加达会晤时谈中国复关问题〔节录〕(1994年10月5日)158
江泽民主席在雅加达同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会晤并提出建立新型中美关系五项主要原则〔节录〕(1994年11月14日)159
吴仪部长就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成员国问题的谈话(1994年12月8日)161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就中美关系等问题答《人民日报》记者问〔节录〕(1994年12月15日)162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副部长谷永江在日内瓦中国工作组会议上的声明〔节录〕(1994年12月20日)164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就中美经贸关系等问题答《人民日报》记者问〔节录〕(1994年12月21日)165
外经贸部发言人对美国单方面宣布对华贸易报复表示极大遗憾和强烈不满〔节录〕(1995年2月4日)167
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在第九轮中美知识产权磋商结束双方草签两国政府换函后对记者的谈话〔节录〕(1995年2月26日)16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务院《人权报告》的中国部分歪曲事实、颠倒是非〔节录〕(1995年2月26日)169
外交部发言人奉命发布中国关于安全保证问题的国家声明(1995年4月5日)171
外交部发言人对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香港政策法报告》表示强烈不满(1995年4月6日)173
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国国际经济论坛1995年会议上作“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主题报告〔节录〕(1995年4月11日)173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和延长大会上宣布支持《条约》顺利延期并全面阐述中国关于核裁军立场(1995年4月18日)175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部部长在美亚协会第六届年会上发表的演讲〔节录〕(1995年5月14日)177
外交部就美国政府宣布允许李登辉进行所谓“私人访问”一事发表声明提出强烈抗议(1995年5月23日)179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文莱会见克里斯托弗国务卿时的讲话〔节录〕182
(1995年8月1日)182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接受纽约多家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台湾当局搞“重返”联合国旨在分裂中国〔节录〕(1995年8月8日)183
外交部发言人陈健就中美两国副外长磋商谈中美关系〔节录〕(1995年8月29日)184
李鹏总理会见前总统布什和夫人谈中美关系和中国人口政策〔节录〕(1995年9月11日)185
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强烈抗议美国家领导人会见达赖(1995年9月14日)186
江泽民主席会见美国《新闻周刊》高级代表团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总编辑朱克曼一行时谈中美关系〔节录〕(1995年10月11日)187
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在第九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节录〕(1995年10月17日)188
江泽民主席在纽约广场饭店接受美公共电视广播网主持人采访时的谈话〔节录〕(1995年10月22日)189
江泽民主席在美国—中国协会等六团体举行的午餐会上发表题为《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与中美关系》的演讲〔节录〕(1995年10月23日)191
江泽民主席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期间同克林顿总统会晤时的谈话〔节录〕(1995年10月24日)193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纽约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中美关系等问题〔节录〕194
(1995年10月24日)194
江泽民主席同戈尔副总统在大阪会见时的谈话〔节录〕(1995年11月18日)196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接受《人民日报》年终专访时谈中美关系〔节录〕(1995年12月中旬)197
第二部分 美方声明、领导人讲话等199
卡特总统宣布美中建交的电视讲话(1978年12月15日)199
卡特总统备忘录(1978年12月30日)201
万斯国务卿向美国公司负责人介绍美中建交背景的讲话(1979年1月15日)203
卡特总统签署《与台湾关系法》时的声明(1979年4月10日)209
蒙代尔副总统在邓副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词〔节录〕(1979年8月26日)210
布朗国防部长在徐向前副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0年1月6日)212
国务院发言人重申美中关系的原则(1980年8月26日)213
卡特总统在美中签订海运、纺织、领事和民航四项协议时的讲话(1980年9月17日)214
国务院发言人宣布美国官方只邀请柴泽民大使代表中国出席里根总统就职典礼(1981年1月19日)217
黑格国务卿就美售台飞机问题向总统提交的备忘录〔节录〕(1981年11月26日)218
霍尔德里奇助理国务卿答美国国际交流署记者问〔节录〕(1981年12月31日)219
国务院关于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声明〔节录〕(1982年1月11日)220
里根总统就上海公报发表10周年致中国总理的信(1982年2月28日)221
霍尔德里奇助理国务卿在众院外委会要求国会修改对外援助法案以结束对华歧视〔节录〕(1982年3月25日)222
国务院以问答形式澄清里根和舒尔茨有关中美关系的讲话(1983年2月19日)223
里根总统给邓小平副主席的信(1982年4月5日)223
美国政府正式要求国会批准向台湾出售一批与军事有关的零配件(1982年4月13日)224
布什副总统在东京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82年4月24日)225
里根总统给胡耀邦总书记的信(1982年5月3日)226
斯托塞尔副国务卿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第九届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2年6月1日)227
里根总统建议国会延长中国的最惠国贸易待遇期限(1982年6月2日)228
霍尔德里奇助理国务卿在参院外委会谈关于售台武器公报的有关内容〔节录〕(1982年8月17日)229
霍尔德里奇助理国务卿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讲话〔节录〕(1982年12月13日)231
里根总统同《世事》周刊记者谈中美关系〔节录〕(1983年2月21日)234
沃尔福威茨助理国务卿在众院一小组委员会谈舒尔茨访华和美中关系〔节录〕(1983年2月28日)235
舒尔茨国务卿致函众院外委会主席要求取消中国不能获得援助的法律规定〔节录〕(1983年4月23日)237
温伯格国防部长对日本《读卖新闻》记者谈美中关系〔节录〕(1983年9月19日)238
基沃思总统科学顾问在外国记者中心谈美对华技术转让问题〔节录〕(1983年5月26日)238
鲍德里奇商务部长在美众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小组委员会谈对华技术转让政策(1983年9月27日)240
威廉·布朗助理国务卿帮办在参院就参院第74号决议草案——台湾前途问题的证词〔节录〕(1983年11月9日)242
里根总统在欢迎中国总理仪式上的讲话〔节录〕(1984年1月10日)244
舒尔茨国务卿在欢迎中国总理的午宴上的祝酒词〔节录〕(1984年1月10日)245
里根总统在人民大会堂向中国经济、科技和学术界人士发表的演讲〔节录〕(1984年4月27日)246
里根总统在上海复旦大学发表的讲演〔节录〕(1984年4月30日)248
沃尔福威茨在参院外委会一小组委员会谈里根访华和美中关系〔节录〕(1984年5月17日)250
沃尔福威茨助理国务卿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谈美中经贸关系及三项指导方针〔节录〕(1984年5月31日)252
詹姆斯·凯利国防部助理部长帮办在众院外委会两个小组委员会谈美中军事关系〔节录〕(1984年6月6日)254
阿马科斯特副国务卿对美新署“世界网”卫星电视节目谈美中关系及其对东南亚的影响〔节录〕(1984年6月27日)256
舒尔茨国务卿在檀香山对外关系委员会就亚太地区形势发表的演讲〔节录〕(1984年7月18日)257
美国务院代理发言人龙伯格代表舒尔茨国务卿宣读的关于香港问题的声明(1984年9月26日)258
美国防部发言人伯奇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维西将军访华和美中军事关系(1985年1月15日)258
布什副总统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讲话〔节录〕(1985年5月30日)259
阿马科斯特副国务卿在美律师协会谈美中关系现状及其前景〔节录〕(1985年7月9日)260
温伯格国防部长在美国亚洲协会发表的讲话〔节录〕(1985年7月17日)262
舒尔茨国务卿在国务院大宴会厅举行午宴欢迎李先念主席时的讲话〔节录〕(1985年7月23日)262
里根总统在欢迎李先念主席国宴上的祝酒词〔节录〕(1985年7月23日)263
里根总统就美中签订的核能合作协定致函国会表示协定将对美中关系产生重大积极影响〔节录〕(1985年7月24日)265
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署长阿德尔曼就美中核合作协定发表的声明(1985年8月1日)266
恒安石大使离任前接受美国记者专访时的谈话(1985年9月20日)267
布什副总统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1985年10月15日)268
戴尔代理助理国务卿代表舒尔茨复信众议员李·汉密尔顿谈美国售台武器政策〔节录〕(1986年6月11日)269
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公报:美国放宽对华出口高技术的规定〔节录〕(1986年7月29日)270
阿米塔奇助理国防部长在外国记者中心就温伯格访华答记者问〔节录〕(1986年9月30日)272
西古尔助理国务卿在旧金山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的题为《当今对华政策:一致性、连惯性和稳定性》的演说〔节录〕(1986年12月11日)273
里根总统向国会提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华关系部分〔节录〕(1987年1月)277
洛德大使在纪念“上海公报”发表15周年会议上的讲话〔节录〕(1987年2月27日)277
舒尔茨国务卿在吴学谦外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7年3月1日)278
舒尔茨国务卿在江泽民市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谈上海公报和美中关系〔节录〕(1987年3月5日)279
西古尔助理国务卿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谈美中关系现状和前景〔节录〕(1987年4月22日)281
斯特普尔顿·罗伊(即芮效俭)助理国务卿帮办在众院外交委员会两个小组委员会关于西藏问题的证词〔节录〕(1987年10月14日)285
罗伊(即芮效俭)助理国务卿帮办在罗得岛州布朗大学谈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美中关系〔节录〕(1987年11月4日)288
里根总统向国会提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华关系部分〔节录〕(1988年1月)290
里根总统在白宫会见田纪云副总理时的谈话〔节录〕(1988年5月10日)290
舒尔茨国务卿在钱其琛外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8年7月14日)291
舒尔茨国务卿在国务院举行的纪念美中建交1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88年12月15日)292
里根总统致函李鹏总理祝贺美中建交10周年〔节录〕(1988年12月15日)292
洛德大使就中美建交10周年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节录〕(1988年12月中旬)293
布什总统在杨尚昆主席、李鹏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9年2月25日)294
布什总统就中国局势发表的谈话〔节录〕(1989年6月5日)295
布什总统就中国局势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89年6月8日)296
贝克国务卿在参院外委会作证时谈美国对华政策等问题〔节录〕(1989年6月20日)297
白宫发表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新一轮制裁措施的声明(1989年6月20日)298
布什总统在华盛顿记者招待会上说美中关系仍符合美战略利益〔节录〕(1989年6月27日)299
罗伊(芮效俭)国务院行政秘书向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秘书等人分送的《对台指导300
方针》备忘录〔节录〕(1989年10月5日)300
斯考克罗夫特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钱其琛外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节录〕(1989年12月9日)301
伊格尔伯格副国务卿在参议院外委会作证谈他的两次“秘密中国之行”〔节录〕(1990年2月7日)301
布什总统向国会提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华关系部分〔节录〕(1990年3月)306
布什总统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问题的政策实施行政命令(1990年4月11日)307
布什总统宣布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讲话(1990年5月24日)309
所罗门助理国务卿在众院外委会亚太事务、人权及国际组织及国际经济政策和贸易三个小组委员会谈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节录〕(1990年5月24日)310
道格拉斯·帕尔(即包道格)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官员在由道德准则和政策中心主办研讨会上的演说〔节录〕(1990年6月20日)313
伊格尔伯格副国务卿在众院一小组委员会就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作证(1990年6月21日)315
美国务院副发言人鲍彻在新闻发布会上否认美邀请钱外长访问是解除美中高层接触的禁令〔节录〕317
(1990年11月27日)317
所罗门助理国务卿在众院一小组委员会谈中国的重要性和美中关系(1991年3月6日)318
所罗门助理国务卿在参院作证时表示美政府不采取鼓励西藏政治独立的立场〔节录〕(1991年4月11日)319
约瑟夫·梅西助理贸易代表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问题〔节录〕(1991年5月7日)320
伊格尔伯格副国务卿在参院财政委员会作证谈无条件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等〔节录〕(1991年6月19日)321
布什总统就对华最惠国待遇和支持台湾加入关贸总协定致鲍卡斯参议员的信〔节录〕(1991年7月19日)324
布什总统向国会提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华政策部分〔节录〕(1991年8月)325
所罗门助理国务卿在参院亚太小组委员会谈所谓中国向中东出售导弹与提供核技术问题〔节录〕(1991年10月30日)326
贝克国务卿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撰文谈美中关系〔节录〕(1991年11月)328
贝克国务卿在北京分别会见江泽民总书记、杨尚昆主席和李鹏总理时的讲话〔节录〕(1991年11月16日)330
贝克国务卿在北京就中国之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节录〕331
(1991年11月17日)331
切尼国防部长在威斯康星制造商协会谈中国军事力量状况〔节录〕(1992年1月28日)333
美国务院宣布取消向中国出口高技术实行制裁的声明(1992年2月22日)334
布什总统致函美众院否决国会有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决议案〔节录〕(1992年3月2日)334
所罗门助理国务卿在参院外委会谈美国对香港政策和有关美国香港政策法的立场和态度〔节录〕(1992年4月2日)335
芮效俭大使在香港美国商会举行的午餐会上谈美中关系现状和前景(1992年4月3日)338
所罗门助理国务卿在圣迭哥举行的“环太平洋论坛”会上谈地缘经济时代的美国与亚洲安全〔节录〕(1992年5月15日)340
所罗门助理国务卿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招待中国市长代表团午餐会上的讲话〔节录〕(1992年6月11日)342
布什总统关于决定售台F-16战斗机的讲话〔节录〕(1992年9月2日)344
富兰克林商务部长访华前夕谈美中各方面关系〔节录〕(1992年11月25日)345
美国贸易代表希尔斯抵台访问时发表的书面声明〔节录〕(1992年11月30日)347
洛德助理国务卿在参院外委会亚太小组委员会谈美国对东亚348
政策和美中关系〔节录〕(1993年3月31日)348
美国太平洋部队司令拉森在参议院军委会作证谈亚太安全和美中军事关系〔节录〕(1993年4月21日)349
克林顿总统会见港督彭定康后对记者的谈话(1993年5月3日)351
洛德助理国务卿在众院筹款委员会贸易小组委员会谈美中关系和贸易问题〔节录〕(1993年6月8日)352
洛德助理国务卿在众院外委会一小组委员会就中国劳改产品问题作证〔节录〕(1993年9月9日)354
克里斯托弗国务卿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说称现在是美“考验和观察”中国时期〔节录〕(1993年9月20日)356
克林顿总统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采访时的谈话〔节录〕(1993年11月7日)357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的演讲(1993年9月21日)357
克林顿总统与江泽民主席在西雅图正式会晤后对记者的谈话〔节录〕(1993年11月19日)358
芮效俭大使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专访时谈美中关系应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节录〕(1993年11月中旬)359
斯坦利·罗斯国防部助理部长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362
的研讨会上的演讲〔节录〕(1993年12月9日)362
本特森财政部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说〔节录〕(1994年1月20日)364
莱克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白宫会见刘华秋副外长时的谈话〔节录〕(1994年1月28日)366
总统经济顾问、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鲁宾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94年1月28日)366
克里斯托弗国务卿在给参议员鲍卡斯的信中表示强烈反对国会通过的有关《与台湾关系法》修正案〔节录〕(1994年2月2日)367
克里斯托弗国务卿在众院拨款委员会一小组委员会谈香港和西藏问题〔节录〕(1994年3月1日)368
克里斯托弗国务卿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的《我的中国之行是必要的》文章〔节录〕(1994年3月22日)369
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提交的1993年《香港情况报告》(1994年4月1日)371
沙特克助理国务卿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谈美国对华人权政策〔节录〕(1994年4月4日)372
克林顿总统在白宫会见邹家华副总理时的讲话〔节录〕(1994年5月2日)373
克林顿总统在亚特兰大记者招待会上谈美中关系〔节录〕(1994年5月3日)374
克林顿总统关于延长1994年至1995年度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决定〔节录〕(1994年5月26日)375
莱克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白宫特别吹风会上解释克林顿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决定〔节录〕(1994年5月26日)376
克林顿总统撰文《孤立中国不可能改善人权状况》谈美中关系〔节录〕(1994年5月31日)377
弗里曼国防部助理部长在众院外委会作证时谈美在亚洲的“安全挑战”〔节录〕(1994年6月15日)379
克林顿总统提出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关于亚洲和中国部分的有关论述〔节录〕(1994年7月21日)380
布朗商务部长访华前谈中国之行的五项使命〔节录〕(1994年8月17日)381
布朗商务部长在北京举行的美中经济委员会大型午餐会上谈美代表团访华目的及其对中美关系的重大意义〔节录〕(1994年8月30日)383
布朗商务部长同李鹏总理会见时的讲话〔节录〕(1994年8月29日)383
布朗商务部长在香港美国商会午餐会上和对香港有线电视专访谈美对港政策〔节录〕(1994年9月2日)385
洛德助理国务卿在新闻发布会上谈美国全面调整对台政策(1994年9月7日)386
洛德助理国务卿在参院外委会亚太小组委员会谈美不能同意390
台“高级领导人”访美〔节录〕(1994年9月27日)390
克林顿总统在白宫会见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时的谈话〔节录〕(1994年10月3日)390
佩里国防部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发表题为“美中关系及其对世界和平的影响”的演讲〔节录〕(1994年10月18日)391
佩里国防部长在北京会见李鹏总理、在武汉会见江泽民主席时的谈话〔节录〕(1994年10月18日和19日)394
佩里国防部长结束访华前夕在北京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94年10月18日)395
克林顿总统发表责成国务卿审慎考虑台湾领导人访美申请案的声明〔节录〕(1994年10月25日)396
洛德助理国务卿在世界电子网络接受亚洲国家记者采访时谈美中关系〔节录〕(1994年11月4日)397
克林顿总统在雅加达同江泽民主席举行正式会晤时的讲话〔节录〕(1994年11月14日)398
塔尔诺夫副国务卿在美新署外国记者中心表示中美关系基础良好〔节录〕(1995年1月11日)399
佩里国防部长分别在新德里和纽约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不对邻国和世界构成威胁〔节录〕(1995年1月13日和31日)400
洛德助理国务卿在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作证称今后几十年401
中国越来越强大,美正奉行遏制中国“潜在威胁”的政策〔节录〕(1995年2月9日)401
美国国防部发表的东亚战略报告和对华政策〔节录〕(1995年2月27日)402
彼得·汤姆森代理助理国务卿在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谈美对华“全面接触”战略〔节录〕(1995年3月2日)406
美国太平洋部队司令马克上将在新加坡记者招待会上谈美国不能孤立中国并与之对抗,中国并未对亚太地区构成威胁〔节录〕(1995年3月7日)408
美国贸易代表坎特会见江泽民主席后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1995年3月13日)409
克里斯托弗国务卿向国会提交的1994年《香港情况报告》〔节录〕(1995年3月31日)410
加滕商务副部长在美国商会亚洲太平洋分会年会上谈美国亚洲政策和对华政策〔节录〕(1995年4月7日)414
加滕商务部副部长在中国国际经济论坛会议上谈美对华广泛接触政策的经济含义〔节录〕(1995年4月10日)415
塔尔博特副国务卿在纽约外交政策协会发表《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演讲〔节录〕(1995年4月24日)417
美国驻香港总领事穆奕乐在香港外国记者俱乐部谈九七后的418
美港关系〔节录〕(1995年5月2日)418
美国国务院关于不允许李登辉访美的声明和国务院官员的讲话〔节录〕(1995年5月3日)419
美国务院发言人谢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读有关南沙群岛和南中国海的政策声明(1995年5月10日)420
美国务院发言人伯恩斯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声明反对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修正案(1995年5月16日)421
美国务院发言人伯恩斯就美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节录〕(1995年5月22日)421
洛德助理国务卿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就中美关系和李登辉访美答记者问〔节录〕(1995年5月30日)423
美国太平洋部队司令马克上将对《时代》周刊记者谈美亚太政策和对华政策〔节录〕(1995年6月下旬)425
美国太平洋部队司令马克上将在众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谈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与安全关系〔节录〕(1995年6月27日)426
美国务院发言人伯恩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不承认台湾是个“国家”,在联合国只有一个中国,美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节录〕(1995年6月27日)428
洛德助理国务卿在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作证429
谈美对华政策〔节录〕(1995年6月27日)429
约瑟夫·奈助理国防部长在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谈美对华战略是接触不是遏制〔节录〕(1995年6月27日)430
克里斯托弗国务卿在华盛顿全国新闻俱乐部谈对华政策:美无意改变长期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节录〕(1995年7月28日)431
克里斯托弗国务卿在文莱国际会议中心记者招待会上重申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节录〕(1995年8月1日)434
魏德曼助理国务卿帮办在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作证谈美对台政策:反对台加入联合国〔节录〕(1995年8月3日)435
美国太平洋部队司令马克在澳大利亚谈中美两国军事关系〔节录〕(1995年8月14日)437
佩里国防部长在夏威夷新的亚太安全研究中心落成典礼上谈中美关系与维护地区和平〔节录〕(1995年9月4日)438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奥尔布赖特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谈中美关系和世妇会情况〔节录〕(1995年9月18日)439
洛德助理国务卿在参院外委会一小组委员会作证谈美对华“全面接触”政策:安全和军事上的考虑〔节录〕(1995年10月11日)441
约瑟夫·奈助理国防部长在参院外委会亚太小组委员会谈中美战略安全关系〔节录〕443
(1995年10月11日)443
大使提名人詹姆斯·萨瑟在参院外委会审议其任命听证会上谈美中关系的重要性〔节录〕(1995年10月12日)445
克林顿总统在纽约林肯中心同江泽民主席举行正式会晤时的讲话〔节录〕(1995年10月24日)447
洛德助理国务卿和白宫发言人麦柯里在吹风会上谈中美首脑纽约会晤情况〔节录〕(1995年10月24日)448
佩里国防部长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发表演说阐述美国同中国的接触政策〔节录〕(1995年10月30日)451
戈尔副总统同江泽民主席在大阪会见时的讲话〔节录〕(1995年11月18日)454
克林顿总统致函众议院规则委员会主席所罗门称中国导弹试验和演习“产生反效果”(1995年11月27日)455
巴尔舍夫斯基副贸易代表在参院外委会一小组委员会谈美对华贸易政策和知识产权协议情况〔节录〕(1995年11月29日)456
约瑟夫·奈助理国防部长在亚洲协会华盛顿中心谈对华接触政策和安全关系〔节录〕(1995年12月12日)460
巴尔舍夫斯基副贸易代表在外国新闻中心谈中美贸易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节录〕(1995年12月15日)463
第三部分 中美两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公报、备忘录选辑4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4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1982年8月17日)468
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1992年1月17日)470
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联合声明(1994年1月21日)476
中美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停止生产用于核武器的裂变材料的联合声明》和《关于导弹扩散问题的联合声明》(1994年10月4日)479
中美国防工业军转民联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导工作的原则声明(1994年10月17日)480
附录:1995年中美关系大事记482
后记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