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魏晋神仙道教 《抱朴子内篇》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魏晋神仙道教 《抱朴子内篇》研究
  • 胡孚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04889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抱朴子》 道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魏晋神仙道教 《抱朴子内篇》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中国道教的缘起和发展7

第一节 道教的起源和准备阶段8

第二节 魏晋前后社会上的巫祝和方士16

第三节 中国道教的始创阶段22

第二章 魏晋社会的道教34

第一节 魏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34

第二节 道教在魏晋时的发展形势41

第三节 魏晋时期的天师道48

第四节 魏晋社会的其他道派54

(一)李家道54

(二)帛家道56

(三)干君道57

(四)上清派58

(五)灵宝派59

第五节 神仙道教的形成62

第六节 神仙道教的特点67

第三章 葛洪和《抱朴子内篇》77

第一节 葛洪生平77

第二节 葛洪的思想脉络和心理特征82

(一)不随世变的抱朴之士83

(二)安分知足的处世哲学85

(三)归隐著书的价值观念89

(四)议政救世的政治态度92

(五)贵今应变的进步思想94

(六)舍儒从道的人生归宿96

第三节 葛洪在神仙道教中的师承100

第四节 《内篇》的写作时间和动机107

第五节 《内篇》是一本什么书110

第四章 魏晋时期的道教神学123

第一节 道教的神仙世界124

(一)神仙世界的概貌和本质125

(二)魏晋道教的神仙观130

第二节 如何成仙140

(一)志诚信仙,禀值仙气140

(二)博闻体要,择师勤求142

(三)广知众术,养生却害144

(四)恬静无欲,守一知足146

(五)金丹大药,宝精行炁147

(六)积善立功,忠孝为本152

第三节 道教神学概说154

第四节 道教的神仙法术165

(1)隐形变化之术166

(2)符图和印章167

(3)咒语169

(4)气禁170

(5)分形之道172

(6)照妖镜172

(7)占问吉凶安危之术173

(8)奇门遁甲174

(9)祈禳和禁忌178

(10禹步179

(11)不寒不热之道180

(12)不畏风湿之术181

(13)乘蹻181

(14)行水潜水法182

第五章 葛洪的道教哲学186

第一节 葛洪的哲学思想概说187

(一)依违于唯心论和朴素唯物论之间188

(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重生思想190

(三)寓道于术,将道家黄老之学方术化193

(四)总结——道教哲学中的天人关系195

第二节 以道为本的可体得哲学196

(一)以道为本197

(二)本体论范畴及其逻辑关系199

(三)“体道”、“得一”的可体得哲学202

第三节 《抱朴子》中论证方式的析理倾向206

第四节 道教哲学的认识论213

第五节 葛洪的物类变化观217

第六节 以气为本的人体观220

(一)以气为本221

(二)形和神223

(三)人体是形、气、神的三重结构225

一点补充227

第六章 《内篇》中的道教科学229

第一节 金丹术230

(一)金丹源流231

(二)金丹思想234

(三)还丹和金液239

(四)黄白和石药248

(五)金丹术在中国化学史上的其他贡献254

(1)单质砷的制备和砷化学255

(2)汞的制备和汞化学256

(3)金丹术中的铅化学258

(4)矾化学、硝石及玻璃等259

(六)余论261

第二节 道教医药学266

(一)道教和医药学267

(二)葛洪的医方和仙药272

(三)葛洪在医学史上的贡献278

第三节 气功修炼281

(一)辟谷和服气283

(二)导引286

(三)行气290

(四)存思和守一294

第四节 房中术297

第五节 葛洪的养生学302

第六节 武术和兵法306

结语309

附录 中国科学史上的《周易参同契》(摘要)316

跋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