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今日帝国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今日帝国主义](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0011938.jpg)
- 张永桃,肖海泉,吴善麟等编;李乾亨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12265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09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5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今日帝国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修订再版前言1
第一章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中出现的科学技术革命5
第一节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一般情况5
一 原子能的利用从原子弹开始6
二 电子计算机的第一代是怎样产生的?9
三 航天技术发源于复仇火箭14
四 高分子时代和原材料的革命17
第二节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出现科技革命的原因20
一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经济中存在两种趋势的论断21
二 科学和生产技术本身按照几何级数增长24
三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形成了统一过程27
四 热战和冷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科技发展的动力29
五 机器人为什么受到垄断资本的宠爱?37
六 市场就是战场40
七 重视智力投资和高价收买大脑46
第三节 战后科技革命对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的影响49
一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50
二 经济结构的变化56
三 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进一步加深63
第二章 垄断仍然是今日帝国主义最深厚的基础70
第一节 生产集中和垄断的进一步发展70
一 世界上最大的公司70
二 “寡头垄断”占压倒优势76
三 从航空母舰到冰冻食品79
四 采取对抗形式的进步83
第二节 垄断统治在农业商业部门的发展89
一 农业生产集中的趋势大为加强89
二 垄断资本加强对农业的渗透91
三 农业生产集中和垄断发展的主要原因94
四 流通领域里的商业巨子99
第三节 垄断资本统治形式的一些新变化104
一 大公司与中小企业104
二 大股东与小股东109
三 垄断与禁止垄断法112
第三章 金融资本集团的全面统治117
第一节 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的加强118
一 纷繁复杂的金融机构118
二 无与伦比的银行巨头121
三 到处布满大银行的密网124
四 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全能化127
五 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迅速发展129
六 促进银行业集中和垄断发展的主要因素132
第二节 空前庞大的金融资本136
一 “典型的统治者”136
二 不断加强的信贷联系138
三 更加高级的“资本参与”141
四 愈益紧密的人事结合146
第三节 财雄势大的金融资本集团148
一 经济生活中的“最高统治者”148
二 “财主党”和“内阁制造商”152
三 战后财团发展变化的新特点156
第四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61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162
一 资本的守夜人成为资本的所有者162
二 被围困的要塞城市164
三 风雨飘摇中的危舟165
四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167
第二节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发展的原因169
一 国民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恢复和发展170
二 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社会化173
三 加利福尼亚州的荒漠、果园和硅谷176
四 层出不穷的严重社会问题179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形式181
一 一个办公室内的两个科长之争181
二 帝国主义国家政府究竟拥有多少财产?184
三 “私有化”浪潮说明了什么?188
四 “军事—工业综合体”的直接目的190
五 国家调节经济的杠杆194
六 国家垄断调节的新形式——计划化203
七 世界市场和国际舞台上的亲密伴侣208
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210
第五章 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和跨国公司的发展214
第一节 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214
一 美国日本相继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214
二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第四点计划”的实质216
三 私人垄断资本的选择——打出去219
四 资本输出的多元化221
第二节 战后资本输出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225
一 大量“过剩资本”要输往国外225
二 竞争愈演愈烈,资本输出愈来愈多227
三 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231
第三节 战后帝国主义的跨国公司的发展233
一 什么是跨国公司233
二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35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238
一 把世界作为“美餐”238
二 “无形帝国”的“专制帝王”240
三 埃克森石油公司发家的秘诀242
四 种种投机和阴谋活动245
第五节 资本输出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47
一 “无形帝国”的形成和经济停滞的加深247
二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剥削250
三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金融的控制252
第六章 帝国主义经济一体化和欧洲经济共同体254
第一节 帝国主义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255
一 多级“火箭”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射的?255
二 国际竞争的压力变成了联合的动力259
三 从英国等国的加入看一体化的作用262
第二节 欧洲共同体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实施267
一 拆墙和筑墙269
二 势在必行的农业一体化273
三 向“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进军276
四 “联邦”和“邦联”之争281
五 为了“用一个声音讲话”284
第三节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对外经济关系287
一 共同体的足迹遍及全球288
二 《洛美协定》的前前后后292
三 中国同欧洲共同体的经济关系295
四 “机遇”与“挑战”296
第七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三足鼎立的形成300
第一节 “金元帝国”的盛衰301
一 从“美元黄金一样好”谈起301
二 “美国世纪”的幻梦304
三 为什么相对衰落307
第二节 西欧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310
一 原子废墟上的“奇迹”310
二 欧洲“经济巨人”的成就和烦恼316
三 为什么还要“悄悄的革命”319
四 “日不落帝国”日趋衰落322
第三节 帝国主义国家的相互渗透和激烈争夺326
一 “三足鼎立”的新格局327
二 从“冻鸡战”到“钢铁战”328
三 在美元贬值、升值的背后333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及其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339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340
一 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340
二 独立前后的社会经济特点343
三 富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346
四 可喜的成就与严酷的现实351
第二节 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356
一 新殖民主义的出现356
二 不平的交易,无情的盘剥359
三 掠夺性的开发,巧妙的控制364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367
一 破旧立新的战斗历程368
二 联合斗争的成果和阻力370
三 南北关系与南南合作374
第九章 经济危机仍然是今日帝国主义的必然伴侣379
第一节 战后经济危机在恶性循环中频繁发生379
一 “黄金时代”摆脱不了危机的魔怪379
二 “滞胀状态”导致更严重的危机383
三 经济衰退的乌云再次笼罩西方386
第二节 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389
一 危机频繁,周期有缩短趋势389
二 大起大落到萧条绵延和长期停滞391
三 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392
四 生产过剩危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交织并发395
第三节 战后经济危机新特点的根源398
一 战后科技革命的作用398
二 跨国公司的扩张活动促使危机加深400
三 “反危机”政策的影响401
第十章 帝国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406
第一节 高踞在权力金字塔顶峰的垄断资产阶级406
一 最有权势的“四千人”407
二 资本权力真的在转移吗?409
三 是多数人的统治还是金钱统治?415
第二节 所谓“中产阶级”421
一 “中产阶级”的划分和中小企业主422
二 新崛起的新中产阶级426
第三节 不断分化中的农民429
一 金融垄断资本控制下的最大产业430
二 大量的农户从地平面上消失433
三 小的就是美妙的吗?436
第四节 更加壮大的无产阶级440
一 无产阶级数量的增长和文化素质的提高441
二 工人的实际工资为什么有所增长445
三 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政策449
四 “职工股份所有制”企业发展的奥秘455
五 豪华的宫殿和简陋的茅舍457
第十一章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467
第一节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468
一 徒弟同师傅分歧468
二 资本主义的经济机器为什么运转不灵471
三 机关算尽太聪明474
四 滞胀病的必然性477
第二节 后凯恩斯主义480
一 “两个剑桥之争”480
二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481
三 新剑桥学派486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崛起488
一 货币主义488
二 合理预期学派494
三 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496
四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498
五 供应学派501
第四节 一个轮廓,一点认识505
一 五花八门的其他流派505
二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特点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