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治大事典 1949-199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大事典 1949-1990](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116908.jpg)
- 廖盖隆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780528413X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213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1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治大事典 1949-199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自然地理3
国土、资源3
中国简况3
自资资源4
行政区划5
政区、人口、民族、宗教5
人口8
华侨9
民族10
宗教11
国家机构12
政治、军事、外交12
政党和群众团体13
法制建设14
武装力量14
基本政治制度14
对外政策15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17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17
经济建设17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19
经济发展战略20
经济体制改革21
教育事业23
文化教育及科学事业23
科学事业26
新闻出版事业29
文物保护及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30
卫生事业32
体育事业33
文学艺术34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41
中国共产党41
组织机构概览4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纲领47
中国共产党章程49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51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55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56
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59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60
中国共产党的党组63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64
中国共产党党员66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68
中国共产党的纪律71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73
中国共产党的党风75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77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政党关系概况79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概况82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会及其他中央组织成员87
建国后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主要负责人名单101
中国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106
中国各民主党派106
建国后各省、市、自治区中共党委书记名单106
中国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108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历史道路110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简介113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重要会议概况11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届中央委员会成员115
中国民主同盟的历史道路122
中国民主同盟章程简介124
中国民主同盟重要会议概况125
中国民主同盟历届中央委员会成员127
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历史道路135
中国民主建国会章程简介137
中国民主建国会重要会议概况138
中国民主建国会历届中央委员会成员140
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历史道路145
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简介146
中国民主促进会重要会议概况148
中国民主促进会历届中央委员会(理事会)成员150
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历史道路154
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简介156
中国农工民主党重要会议概况158
中国农工民主党历届中央委员会成员160
中国致公党的历史道路164
中国致公党章程简介166
中国致公党重要会议概况168
中国致公党历届中央委员会成员169
九三学社的历史道路171
九三学社章程简介173
九三学社重要会议概况174
九三学社历届中央委员会成员176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历史道路181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章程简介182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重要会议概况184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历届总部理事会成员18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86
人民代表大会186
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18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18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及其他委员会199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03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4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06
人民代表20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届会议简况20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届常务委员会成员212
中央人民政府体制的历史演变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人民政府217
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219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历次会议概述220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员220
政务院及各部、委主要负责人名单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25
最高国务会议概况226
国务院227
国务院领导成员名单229
外交部230
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231
国家计划委员会231
国防部(略)231
国家教育委员会23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33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略)233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233
监察部234
国家安全部234
公安部234
司法部235
民政部235
财政部236
动部237
人事部237
地质矿产部238
建设部239
铁道部240
能源部240
交通部241
航空航天工业部242
机械电子工业部242
化学工业部243
冶金工业部243
轻工业部244
纺织工业部245
水利部246
邮电部246
林业部247
农业部247
商业部248
物资部249
对外经济贸易部249
广播电影电视部250
文化部250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251
卫生部251
中国人民银行252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252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历任主要负责人名单253
审计署253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机构设置261
各省、市、自治区历任省长、市长、主席名单262
人民政协的产生和发展26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66
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能269
人民政协的地位与作用273
全国政协历次重要会议概况275
全国政协历届领导人名单277
人民法院的产生和发展284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84
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286
人民法院的组织和职权288
人民法院的审判员和其他人员289
人民法院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291
全国司法工作重要会议概况292
人民检察机关的产生与发展294
最高人民法院历任院长名单294
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与任务296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297
人民检察院的活动原则300
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置、组织原则和人员任免301
全国检察工作重要会议概况304
最高人民检察院(署)历任检察长名单306
人民军队的产生和发展307
人民军队307
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310
中央军委及其组织机构设置311
人民武装力量及其体制3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地方军区315
建国后军事方面重要会议概况316
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成员名单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历届成员名单3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军兵种、大军区历任负责人名单3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单334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产生和发展341
人民团体341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地位和作用343
中华全国总工全章程与组织原则344
中华全国总工会历次重要会议概况345
中华全国总工会历届领导人名单348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产生与发展349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地位与作用350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章程352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届代表大会概况354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历届领导人名单357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358
历届全国青联主席、副主席名单359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360
建国以来历届全国学联主席、副主席名单362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产生与发展363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地位和作用365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领导体制366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历次重要会议概况367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历届执委会成员369
中国少年先锋队371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372
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373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373
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374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376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377
中国佛教协会378
中国各宗教团体378
中国道教协会379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380
中国基督教协会380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381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381
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382
现行法律概要的说明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85
现行法律概要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387
关于国家机构组织方面的法律3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3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3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38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3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3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3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39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394
关于行政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394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3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3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3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3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3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3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3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39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3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4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4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4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4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4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4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4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40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4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4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0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4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409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409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4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4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4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4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4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4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4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4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419
关于民事方面的法律4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4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4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4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4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4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4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427
关于刑事方面的法律4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430
关于诉讼程序方面的法律4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43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逮搏拘留条例43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432
军事433
外交事务4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政法规辑录433
公安434
民政435
司法436
宗教事务437
法制工作437
民族事务437
教育438
科学技术440
地震441
统计441
语言文字442
文化出版442
标准计量442
卫生医药443
体育445
劳动445
计划生育445
人事447
经济体制改革448
企业管理449
财政450
税务452
金融454
商业456
审计456
保险456
物价458
工商行政管理459
轻工460
能源461
地质矿产461
铁道462
物资管理462
交通463
邮电464
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464
民航464
海关466
华侨事务466
城建环保467
涉外仲裁467
旅游467
农牧渔业468
林业470
水利电力471
机关工作及其他472
气象47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4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7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政治47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7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479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4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81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482
解放战争后期作战与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484
肃清国民党反动残余武装和土匪的斗争485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488
没收官僚资本与企业的民主改革490
镇压反革命运动492
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494
抗美援朝运动4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498
建国初期党内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499
李立三关于工会问题的探索501
企业领导制度的历史演变503
西藏和平解放506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508
五十年代初期的整党整风运动510
“三反”、“五反”运动513
刘青山、张子善案件515
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515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5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519
司法改革运动520
第一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522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523
过渡时期总路线525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方针的形成526
1953年起的普遍民主选举工作528
中共七届四中全会530
王崇伦工作精神531
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532
日内瓦会议与中国代表团533
1954年的增产节约运动535
义务兵役制的推行537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538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39
第二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542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543
反对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545
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及七届五中全会547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设立548
潘汉年、杨帆事件549
中国代表与亚非会议551
“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553
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运动555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557
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559
1955年历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斗争560
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561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文章的发表563
第二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563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565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567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568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569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571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574
中共中央关于纠正冒进倾向的方针576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581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581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582
1957年1月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583
1957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58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585
第二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586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587
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错误批判590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590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扩大)593
毛泽东第二次苏联之行594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595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597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597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598
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600
中共八届四中全会600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603
中共八届五中完全603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604
“大跃进”运动606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608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611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611
195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612
平定西藏上层反动集团的叛乱613
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614
中共八届七中全会614
195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616
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616
“反右倾”运动619
林彪制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621
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623
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623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624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625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627
1961年中共中央广州工作会议和北京工作会议630
60年代初的甄别平反工作631
1961年中共中央庐山工作会议632
1962年1月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633
1962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634
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635
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636
邓子恢提出农业生产要实行责任制的观点637
1962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637
中苏论战与两国关系的破裂639
伊犁、塔城事件640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641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64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643
60年代初意识形态领域错误的批判运动645
学习雷锋的活动647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647
1963年9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649
1963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649
第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650
第三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651
人民解放军开展大比武活动652
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兴起653
农业学大寨运动654
1964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656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全国工作会议657
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658
1965年9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659
第四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659
学习王杰的活动660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660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出笼661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及其《纪要》665
“文化大革命”运动概况669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669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五·一六通知》673
《二月提纲》及其受到的批判675
“彭、罗、陆、杨反党集团”冤案676
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及其实践678
“三家村”沉冤679
林彪反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682
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683
聂元梓等人的所谓“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686
围绕派“工作组”的一场风波687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和《十六条》689
红卫兵运动691
“大民主”的发展及其危害693
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形成和发展695
周恩来与《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698
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699
“工交座谈会”与《工业十条》的制定700
江青指使的上海一次秘密抄家701
康平路武斗事件703
所谓上海“一月风暴”704
“炮打张春桥”事件705
陶铸冤案始末706
贺龙冤案始末708
《公安六条》的颁布711
对所谓“三和一少”“三降一灭”的批判711
各省(市、区)“革命委员会”的建立712
中共中央军委《八条命令》和《十条命令》715
人民解放军的“三支两军”工作716
所谓“二月逆流”真相717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冤案719
“伍豪事件”的前前后后720
武汉“七·二○”事件722
毛泽东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723
“文攻武卫”的提出与全面内战724
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725
清查“五·一六”集团728
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事件真相729
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730
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学校73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732
中共扩大的第八届十二中全会733
刘少奇冤案734
刘少奇建国前夕《天津讲话》真相736
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739
“斗、批、改”运动741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741
“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743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744
“批陈整风”运动746
“两个估计”的出笼748
《“571工程”纪要》749
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750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各方面工作的转机751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754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755
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756
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757
中共十届一中全会759
“批林批孔”运动760
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761
张铁生、黄帅事件与“反潮流风潮”762
江青煽动在军队“放火烧荒”的闹剧763
“风庆轮事件”始末764
“蜗牛事件”的风波764
毛泽东对“四人帮”的批评765
“评法批儒”恶浪的兴起765
江青妄图组阁阴谋的破产767
中共十届二中全会769
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769
邓小平全面整顿的思想与实践770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772
“评《水浒》运动”的真相773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775
周恩来逝世与天安门事件776
批判所谓“三株大毒草”778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779
“第二武装”与策划上海反革命暴乱781
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78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政治787
李冬民假案事件788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发行788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789
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90
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792
中共中央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792
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793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79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79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拨乱反正的斗争798
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开展800
“六十一人叛徒案件”的澄清和平反802
华国锋推行“两个凡是”等错误803
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东北组的发言80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804
和平统一祖国大政方针的提出805
胡乔木谈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808
中国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808
落实对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的政策809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810
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810
1979年初的理论工作务虚会811
邓小平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813
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819
落实党的民族政策822
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825
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827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828
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一些论述831
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833
新时期统一战线方针任务的提出834
叶剑英在建国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835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836
为刘少奇冤案彻底平反837
中共中央制订《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838
中共中央书记处的重新设置及其历史情况839
关于爱国人士中的右派复查问题840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的复查和平反841
新时期肃清封建主义影响的一些论述842
中共中央关于“少宣传个人”的指示842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和普及845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845
农业政策的调整和乡镇企业的发展846
厂长(经理)负责制的试点与推广847
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849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850
彻底揭露康生的罪行852
彻底揭露谢富治的罪行853
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854
全国第一次县级直接选举854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856
为邓子恢平反857
“两航”起义人员政策的落实857
对电影文学剧本《苦恋》的批判858
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86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862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862
1981年全国思想战线座谈会865
胡耀邦在庆祝中共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讲话865
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866
第五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867
叶剑英阐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867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869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869
1982年至1984年的机构改革及领导班子调整870
关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872
廖承志致蒋经国信874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875
中共十一届七中全会875
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876
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878
中共干部的新老交替和顾问委员会的设置879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880
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881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882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84
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886
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887
第六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的建设889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初步实施890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891
邓小平作《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的讲话892
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与实施897
关于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899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901
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二次议903
老山、者阴山战斗903
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904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907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908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与裁军一百万90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911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911
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912
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914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916
邓小平关于“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的谈话919
中共全国代表会议921
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921
陈云作《必须纠正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的书面讲话922
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922
中共中央《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924
第六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925
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927
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必须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通知》929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93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93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934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935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937
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实践938
1986年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941
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943
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944
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946
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的签订947
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948
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94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概括94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95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952
中共十三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954
《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956
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958
中共十三大以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概况959
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960
新时期出版的重要领导人文集964
中共十三大后关于廉政问题的论述和措施965
中共十三届二中全会96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968
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969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971
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官军衔制度973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974
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975
中共中央举办党的建设研究班977
全国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978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980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祥和气氛981
平息拉萨严重骚乱事件983
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985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986
北京政治风波的平息988
中苏关系正常化和戈尔巴乔夫访华990
邓小平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991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993
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全国宣传部长会议994
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996
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全国组织部长会议997
清理整顿公司工作的进展1001
“扫黄”与整顿清理书报刊及音像市场1003
江泽民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005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1011
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1012
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1013
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1014
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1014
全中人大七届四次会议1015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016
习仲勋1021
丁关根1021
政治人物简介1021
丁光训1021
马叙伦1022
马文瑞1022
万里1022
王任重1023
王光英1023
王汉斌1023
王洪文1024
王首道1024
王兆国1024
王昆仑1024
王震1025
王恩茂1025
王稼祥1026
毛泽东1027
韦国清1027
王鹤寿1027
方毅1029
乌兰夫1029
邓小平1030
邓力群1030
邓子恢1031
邓颖超1032
邓兆祥1032
史良1033
田纪云1033
巴金1033
卢嘉锡1033
叶飞1034
叶圣陶1034
叶剑英1035
叶选平1035
达赖喇嘛·丹增嘉措1036
冯文彬1036
叶群1036
包尔汉·沙希迪1036
乔石1037
吕正操1037
司马义·艾买提1037
朱德1038
朱镕基1038
朱学范1038
朱蕴山1038
任建新1039
华罗庚1040
任弼时1040
刘少奇1041
华国锋1041
刘华清1042
刘宁一1042
刘伯承1043
刘澜涛1044
刘靖基1044
刘复之1044
刘斐1044
江青1045
江华1045
庄希泉1045
许德珩1046
许世友1046
江泽民1046
纪登奎1047
孙健1047
孙起孟1047
孙晓村1047
杨成武1048
杨白冰1048
杨尚昆1049
杨秀峰1049
杨汝岱1049
杨易辰1050
杨明轩1050
杨得志1051
杨勇1051
苏步青1052
苏子蘅1052
杨静仁1052
芮杏文1052
李井泉1053
苏振华1053
李先念1054
李四光1054
李济深1055
李作鹏1055
李雪峰1056
李素文1056
李铁映1056
李烛尘1056
李富春1057
李维汉1057
李鹏1058
李锡铭1058
李瑞环1058
李德全1059
李德生1059
吴德1060
吴法宪1060
严济慈1060
何香凝1061
何长工1061
吴学谦1061
余秋里1062
邱会作1062
汪东兴1063
谷牧1063
邹家华1063
沈钧儒1064
沙千里1064
汪锋1064
宋平1065
沈雁冰1065
宋庆龄1066
宋任穷1066
宋德福1067
张冲1068
张廷发1068
张闻天1069
张春桥1069
张治中1069
张鼎丞1070
张爱萍1070
陆定一1071
张澜1071
陈云1072
阿沛·阿旺晋美1072
陈再道1073
陈永贵1073
陈丕显1073
陈叔通1074
陈其尤1074
陈伯达1074
陈慕华1075
陈嘉庚1075
陈锡联1075
林伯渠1076
陈毅1076
林盛中1077
林枫1077
茅以升1078
林彪1078
罗荣桓1079
帕巴拉·格列朗杰1079
欧阳钦1079
季方1080
罗瑞卿1080
周谷城1081
金善宝1081
周恩来1082
周建人1082
郑天翔1083
周培源1083
胡子昂1084
柯庆施1084
屈武1084
胡绳1085
胡启立1085
胡乔木1085
胡愈之1086
胡锦涛1086
胡厥文1086
胡耀邦1087
赵紫阳1088
赵朴初1088
郝建秀1088
荣毅仁1088
洪学智1089
侯镜如1089
姚依林1090
姚文元1090
费孝通1090
贺龙1091
姚连蔚1091
耿飚1092
秦基伟1092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092
聂荣臻1093
钱学森1094
钱昌照1094
钱正英1094
钱伟长1094
徐向前1095
倪志福1095
郭沫若1096
徐冰1096
高崇民1097
高岗1097
陶铸1098
陶峙岳1098
萧克1099
萧华1099
姬鹏飞1099
萧劲光1100
黄克诚1101
黄华1101
黄火青1101
黄永胜1101
黄鼎臣1102
黄炎培1102
康生1103
康世恩1103
章伯钧1103
韩光1104
阎明复1104
康克清1104
彭冲1105
韩英1105
韩先楚1105
彭德怀1106
彭真1106
董必武1107
粟裕1108
董寅初1108
董其武1108
程思远1109
程子华1109
童第周1110
傅作义1110
程潜1110
谢雪红1111
谢觉哉1111
温家宝1111
赖若愚1112
楚图南1112
谢富治1112
蔡畅1113
蔡廷锴1113
雷洁琼1113
廖承志1114
廖汉生1114
蔡啸1114
谭政1115
赛福鼎·艾则孜1115
缪云台1116
谭震林1116
薄一波1117
滕代远1117
一九四九年1121
政治大事年表1121
一九五○年1122
一九五一年1125
一九五二年1127
一九五三年1128
一九五四年1130
一九五五年1131
一九五六年1133
一九五七年1135
一九五八年1137
一九五九年1140
一九六○年1142
一九六一年1144
一九六二年1145
一九六三年1147
一九六四年1148
一九六五年1150
一九六六年1151
一九六七年1155
一九六八年1157
一九六九年1158
一九七○年1159
一九七一年1160
一九七二年1161
一九七三年1162
一九七四年1163
一九七五年1164
一九七六年1166
一九七七年1167
一九七八年1169
一九七九年1171
一九八○年1173
一九八一年1175
一九八二年1177
一九八三年1180
一九八四年1183
一九八五年1186
一九八六年1189
一九八七年1192
一九八八年1196
一九八九年1199
一九九○年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