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统战谋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统战谋略
  • 朱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750781013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政治(学科: 联合 学科: 谋略 地点: 中国 年代: 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统战谋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统一战线雏成与演进概况1

第一节 夏夷诸部落融合与统战雏成1

一、原始公社制时的部落融合1

二、奴隶制时期统战的演进5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统战谋略的运用7

一、春秋时各国的统战谋略8

二、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策略17

三、百家争鸣与统战思潮20

第二章 秦代大统一与统战概况25

第一节 秦建朝赖统战初拓统一道路25

第二节 秦大统一与统战谋略26

一、纳贤赖能协力统一27

二、创建与推行各种统一制度28

三、为统一致力交通工程30

四、“黔首安宁”、“上农”之策30

五、防御匈奴,巩固国防,开发边疆31

第三节 秦从重统战至违统战与其速亡33

第四节 秦末农民起义联合反秦34

第五节 古代统战理论的一名篇36

第三章 两汉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39

第一节 汉高祖时期的兴衰与统一战线39

一、刘邦治政兴汉与统战之策39

二、刘邦重统战胜与项羽违统战败42

三、刘邦中途损统战而衰微45

第二节 汉武时期的统战谋略46

一、抗击匈奴入侵48

二、凿通西域“丝绸之路”51

三、巩固扩大统一的统战之策54

四、协调阶级关系与发展农业55

五、对汉武帝的简评57

第三节 王昭君出塞和亲58

第四节 东汉“光武中兴”与统战谋略59

一、“光武中兴”与巩固统一60

二、“光武中兴”与“柔道之术”60

第五节 班超出使西域64

一、西汉末年赤眉绿林起义联盟67

第六节 西汉末农民起义联盟67

二、东汉末期黄巾起义联盟68

第四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战与违统战概况72

第一节 三国大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与统战72

第二节 蜀魏吴各施统战谋略75

一、善筹统战的诸葛亮75

二、雄心统一运筹统战的曹操79

三、不失为有统战谋略的孙权82

笫三节 西晋违统战而速亡85

一、腐朽贪婪,内乱分裂85

二、各族人民纷起反晋87

第四节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与统战谋略89

一、统一、改革与迁都中原91

二、文化习俗的汉化和封建化92

三、政治制度的汉化和建封化95

四、对孝文帝简评99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宗教深入统战行列100

一、玄学对佛教发展的影响100

二、佛教的发展盛行与统战101

三、佛教渗入社会各个领域与统战106

四、道教的发展与渗入古代政治生活110

第五章 隋唐中华一统的统战谋略113

第一节 隋文帝谋统一的统战谋略113

一、扫除统一障碍之措施113

二、争取广大农民之措施114

三、轻刑简律,厉行节 约,争取民心115

四、虚心纳策,慎处民族问题116

五、扩大对外友好往来118

六、对隋文帝的简评118

笫二节 “普天之下,莫非仇雠”的隋二世119

第三节 隋末农民起义联合抗暴123

第四节 唐之兴建与统一战线124

一、筹谋统一,广结同盟125

二、平割据的军事与统战配合之策127

第五节 唐贞观中华一统之极艳131

一、孜孜求谏,广开言路,监督朝政,协商国事132

二、尊知识,捐嫌隙,纳贤能,广成统战智囊库135

三、“四夷宾服,华夏安宁”的民族政策140

四、坚持“农为政本”,巩固统一146

五、怀忠平屈,拨乱反正,促进统战事业151

六、赏不私亲,举不避仇,亲疏皆向152

七、休戚与共,激励军民,居安思危,善始善终154

八、对唐太宗的简评156

第六节 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发展157

第七节 黄巢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忽视统战的沉痛教训160

第六章 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民族分裂与国家衰微164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大分裂164

第二节 北宋违统战的教训168

一、宋代历史背景简述169

二、宋太祖高度个人专权防“异己”的失策170

第三节 北宋变法改制与统一战线176

一、积贫积弱的形成与改革潮流的出现176

二、从北宋变法看改革与统战178

三、王安石改革之成败与统战息息相关181

第四节 辽、金统战与违统战概况186

一、辽朝统战谋略186

二、金改变野蛮征服为谋求统战189

第五节 宋、辽、夏、金逐鹿中原196

一、宋、辽角逐196

二、宋、夏交锋197

三、北宋联金恢复燕云活动成幻梦197

四、金灭北宋与南宋屈辱投降200

一、李纲爱国抗金斗争201

第六节 南宋爱国抗战统一战线201

二、宗泽爱国抗金斗争204

三、韩世忠爱国抗金斗争205

四、岳飞爱国抗金斗争与秦桧卖国求荣206

五、张浚北伐抗金并同投降派的斗争207

六、爱国主战派辛弃疾和陆游209

七、“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211

第七节 宋农民军起义联盟与人民军联合抗金214

一、宋农民军起义联盟和失败教训214

二、人民主动联合抗金的斗争217

第一节 元朝大统一的历史意义219

第七章 元代大统一,结束大离乱219

第二节 “行汉法”与劝农政策224

第三节 元开发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战方略227

第四节 元代兼容並蓄的宗教贯容政策231

一、元代兼容並蓄之宗教政策231

二、佛教深入元统战行列232

三、道教受到元统治者的“贯容”与支持234

四、白莲教在“贯容”中发展234

五、伊斯兰教在“贯容”中兴盛234

六、基督教也在“贯容”中流入传播235

第五节 元对外统一战线概况236

第六节 竟成统一的元世祖统战谋略239

一、以“汉法理政”和联合汉族240

二、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之策241

三、扶植工商业发展之策243

四、禁杀掠重招抚之策245

五、婚盟贵族之策245

六、对元世祖忽必烈的简评247

第七节 元阶级与民族矛盾激化和农民起义联盟249

一、失民心的弊政250

二、元末农民大起义联合反元254

第八章 明代统战谋略概况257

第一节 明初采取利于统战的措施258

一、抑豪强以结民心,清吏治取信于民258

二、致力于安养生息之策262

三、倡廉尚俭反贪奢267

四、求谏纳贤,以图中兴统一269

第二节 明太祖中途破坏统战272

第三节 明代民族政策275

一、对藏族利用宗教密切民族关系276

二、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革落后的土司制277

三、对满族地区建立“三卫制”278

四、对蒙古地区贯彻“封贡通市”方针278

五、对台湾加强联系与开发279

第四节 发展对外关系与郑和下西洋的统战意义280

一、发展对外友好关系280

二、郑和七下西洋的统战意义282

第五节 捍卫和平统一与戚继光283

一、戚继光爱国抗倭284

二、援朝抗倭的胜利288

三、反欧洲殖民主义者入侵的斗争289

第六节 明末农民起义联盟与李自成失败的教训290

一、明末农民起义联盟291

二、从统战失策权衡李自成起义的失败293

第九章 清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统战概况296

第一节 满族兴起、大清建立与统战谋略296

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之策296

二、皇太极建立大清帝国的统战谋略298

三、谋求联盟、入主中原之策300

第二节 清初进行统一战争的策略302

一、矛头指向农民起义同盟军302

二、拔掉南明弘光政权303

三、乘胜进军开拓统一格局305

第三节 巩固发展统一的统战谋略306

一、平定“三藩”叛乱307

二、重抚慰统一台湾309

三、平定准噶尔部分裂叛乱310

四、安定西藏312

五、粉碎沙俄入侵313

第四节 加强各族人民联系与思想文化统治政策314

一、加强各族经济文化联系促进民族联合315

二、思想文化的怀柔政策318

三、极端思想文化专制的文字狱321

一、清代民族政策的总指导方针324

第五节 清代的民族政策324

二、对汉族强调同是炎黄后裔325

三、对藏族实行政教合一制326

四、对蒙古强调“满蒙一体”方针327

五、对西南各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制328

六、对其他边远地区的开发措施329

第六节 拓展国家统一的康熙统战谋略332

一、摧毁鳌拜为首的皇室内部分裂集团333

二、废除皇室圈地制以结民心334

三、统一战争与统战相结合的平藩之策334

四、运用统战方式统一台湾336

五、平叛、抗沙与固边三管齐下之策337

六、网罗各族人才之策340

七、推行联姻政策,加强民族联合343

八、提倡编纂、出版书籍,发挥知识分子作用344

九、“图治求言”,发展社会经济346

十、对康熙的简评348

第七节 创时代之先声的爱国者349

一、主张“变易”的爱国者龚自珍349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者魏源352

第八节 各族人民起义联合反清354

一、清统治阶级的腐败354

二、各族人民起义联合反清356

各章重要引文书目359

后记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