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
  • 夏振坤,刘天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 ISBN:15216·248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生产力的系统协调1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范畴与结构4

一、农业机械化的科学概念4

二、农业机械化的范畴6

三、农业机械化的系统结构7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的社会经济条件8

一、劳动力密集程度与农业机械化9

二、工业发展与农业机械化11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机械化13

四、能源与农业机械化14

五、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机械化的综合影响15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7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7

二、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8

第五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9

一、农业机械化与环境条件的最优结合19

二、农业机械化的系统结构与经济效果的关系20

三、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的结构层次21

第六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2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研究方法的特点22

二、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研究方法的选择性22

三、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研究方法的应用原则23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的概念与内容26

第一节 经济效果的概念和内容26

一、经济效果的一般概念26

二、经济效果的内含和外延30

三、不同社会制度下讲求经济效果的性质33

四、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35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的内容与特点37

一、农业机械化必须讲求经济效果37

二、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的内容38

三、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的特点与要求39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的结构层次41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43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的整体性43

一、结构,功能,条件与效果的关系43

二、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的整体性44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47

一、人的劳动素质48

二、机器的经济性48

三、作业对象的状况49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概念51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作用和设置原则51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51

二、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作用52

三、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53

四、指标的分类54

五、指标的分组55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构成57

一、指标体系的结构57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中常用的指标60

一、常用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60

二、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65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评价指标的选择65

一、选择原则65

二、选择步骤67

一、时间节约规律是劳动节约原理的理论基础69

第一节 劳动节约原理69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经济效果评价的理论依据69

二、最小费用与最大收入是劳动节约原理的具体体现70

三、劳动节约原理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中的具体运用71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合理组织及资源替代原理73

一、社会生产力合理组织的含义与要求73

二、资源替代原理的含义74

三、资源替代原理的原则75

四、资源替代的基本途径75

第三节 可比性原理76

一、可比性原理的基本含义76

二、贯彻执行可比性原理的必要条件76

第四节 技术方案择优原理79

一、技术方案择优原理79

二、技术方案择优的判别标准80

第六章 线性规划分析法83

第一节 线性规划方法的基本特征83

一、线性规划的基本含义83

二、线性规划的数学结构形式83

三、构成线性规划问题分析的基本条件87

四、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89

第二节 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与灵敏度分析92

一、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程序93

二、灵敏度分析95

第三节 一个分析的例题98

一、问题98

二、问题分析98

三、建立模型99

四、模型的(原始)解99

五、对模型解的技术经济分析举例108

第一节 常用的研究方法113

一、单项试验法113

第七章 农业生产综合效果中的农业机械化单因子作用分解方法113

二、调查法、行家调查法及特尔菲法114

第二节 投入比例分成法114

一、投入分成法的概念114

二、投入分成法的应用范围115

三、投入分成法举例116

第三节 差值联立方程法120

一、依据120

二、计算120

一、概念122

二、计算122

第四节 指数加权法122

三、说明122

三、说明127

第五节 回归分析法127

一、分析单项农业机械作业技术的效果127

二、对回归方程式进行显著性测验128

三、对怀德县1984年粮豆产量预测129

四、结束语129

第八章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数学模型132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数学模型概论132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数学模型的分类及其特点132

二、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数学模型的步骤和方法134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经济界限数学模型139

第三节 农机配备数学模型143

第四节 农业机械投资效果数学模型144

第五节 农业机械化总体经济效果的数学模型145

一、绝对数法147

二、条件法148

三、相对数法149

四、投资效果系数法150

第九章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预测151

第一节 技术经济预测的一般原理151

一、预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51

二、预测的意义和作用151

三、预测的特点和要求152

第二节 技术经济预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52

一、技术经济预测的基本内容152

二、预测的基本方法153

第三节 专家(行家)调查预测法154

一、简介154

二、专家调查预测法的一般程序和要点155

三、预测结果的处理方法156

第四节 回归预测法159

一、回归预测的基本原理159

二、回归预测的一般程序和要点163

三、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168

四、非线性回归预测示例171

第五节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173

一、时间序列预测的基本原理173

二、比例推算预测法(趋势外推法)174

三、平滑预测法176

四、简单季节预测法183

第十章 农业机械化的可行性研究188

第一节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意义188

一、什么是可行性研究188

二、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和内容189

三、进行农业机械化可行性研究的意义191

四、可行性研究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191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195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首先应注意研究程序的编制195

二、农业机械化可行性研究,必须注意研究农业生产的条件和规律195

三、农业机械化的可行性研究,必须注意研究机械化措施与其它技术措施的结合196

四、研究农业机械化的可行性,必须注意研究其直接与间接两种效果196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动态分析方法196

一、动态分析中的常用计算公式196

二、动态分析中的几种计算方法201

第四节 盈亏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205

一、盈亏分析205

二、敏感性分析206

三、概率分析209

第十一章 农业机械使用管理的结构分析211

第一节 农业机械经营结构的经济性212

一、农业机械经营与农机经营形式212

二、农业机械经营结构213

三、农业机械经营结构的经济分析214

第二节 农业机械配备结构的经济性215

一、农业机械配备结构的概念与基本要求215

二、农业机械配备的技术经济原则216

三、农业机械配备结构的经济分析218

第三节 农业机械组合结构的经济性219

一、农业机械组合的基本原则219

二、农业机械组合结构的协调221

三、农业机械组合结构的经济评价222

第四节 农业机械作业工艺结构的经济性223

一、农业机械作业工艺过程223

二、改善农业机械作业工艺结构的方法224

三、对农业机械作业工艺的经济评价225

第十二章 农业多种经营机械化的技术经济分析226

第一节 农业多种经营机械化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26

一、基本概念226

二、分类226

第二节 研究农业多种经营机械化技术经济的意义228

一、大力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势在必行228

二、农业多种经营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229

三、研究多种经营机械化技术经济的意义与目的229

第三节 农业多种经营机械化技术经济评价指标231

一、农业多种经营机械化技术经济的特点231

二、农业多种经营机械化技术经济主要评价指标233

第四节 农业多种经营机械化技术经济分析程序及方法236

一、农机商品的流通形式246

第一节 农机商品的经济特征246

第十三章 农机商品流通的技术经济246

二、农机商品的流通环节247

三、农机商品的经济特征247

第二节 农机产品的经济评价249

一、农机产品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249

二、农机产品的经济评价方法251

第三节 农机商品流转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与指标259

一、农机商品流转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259

二、农机商品流转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259

第四节 农机商品库存量的经济性261

一、农机商品流转库存量的意义261

二、农机商品储存量的经济性261

三、农机商品合理库存量的计算262

一、常规能源——煤、油、水电——概况及其评价263

第十四章 农业机械化与能源263

第一节 我国能源与评价263

二、农村能源概况及其评价267

第二节 能源与农业生产271

一、能源开发促进农业生产271

二、中国式农业机械化决不会走高能道路274

第三节 有关农业机械化能源的技术经济指标275

一、农业机械化能量消费指标275

二、农业机械化能源消费质量指标277

第四节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能源预测与管理278

一、农业机械化能源预测278

二、农业机械化能源的管理与节约280

第一节 信息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研究的关系282

一、信息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82

第十五章 信息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研究282

二、信息是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研究的基础283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信息系统的基本特点285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信息系统所拥有的信息量大,涉及的范围广285

二、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信息系统具有特定的目标285

三、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信息系统必须同环境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建立良好的合作网络285

四、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信息系统的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系统方法286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信息系统的运行要求和程序286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信息系统的运行要求286

二、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序287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研究中的应用290

一、电子计算机是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研究的现代化工具290

二、电子计算机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研究中应用的实例290

第五节 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信息的评价指标299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